一滴一海洋: 教你懂得如何调整生活的节奏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导向
    科学家做了这样一个科学实验:

    将甲乙丙丁四只猴子放进同一个大笼子里,大笼子的上方挂着一只香蕉。猴子见到香蕉,当然非常想吃,于是这四只猴子就争先恐后地够这只香蕉。

    猴子甲体格最棒,最先抓住了香蕉,但香蕉没被拉下来,反倒是拉下了一阵“倾盆大雨”,将猴子们浇得精湿。原来,科学家将香蕉作为一个装置的开关,碰到它就会降下“倾盆大雨”,猴子们当然不会明白。

    闯了祸的猴子甲很委屈,躲在角落百思不得其解,究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局。当然,猴子甲对这个结局很不满意,但也不敢再对这个香蕉有什么非分之想。

    猴子不是人,更经不起诱惑,猴子乙大显身手,拼力夺香蕉。当然,这次的结果与上次完全一样,也是一阵“倾盆大雨”。

    猴子丙连续两次看到同类因为吃香蕉而闯祸,觉得这其中有什么奥秘,但是还想碰碰运气。于是,猴子丙鼓足勇气再一次冲了上去,也抓到了香蕉,猴子们又领略到了同样的“倾盆大雨”。

    这时,四只猴子面面相觑,觉得有一些神秘的东西在起作用,究竟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它们的逻辑推理能力还没有强大到可以弄清楚的地步。

    相安无事一段时间之后,猴子丁的肚子咕咕地叫了起来,它忍不住了,向挂香蕉的地方走去……在它要跳还没跳起的时候,其他猴子迅速给了它一顿疾风暴雨般的拳打脚踢。

    此时猴子们似乎都已经明白:这一阵接一阵倒霉的“倾盆大雨”和挂着的香蕉之间一定有必然的联系,决不能让这种事情再度发生,谁敢给大家惹祸,就让它没有好果子吃。猴子丁似乎一点也不觉得委屈,只怨自己嘴馋。

    这时将猴子甲放出笼子,将猴子戊放进笼子。它不知道香蕉有什么机关,一进来就要冲上去。猴子乙丙丁怎么能容忍这样的悲剧再度发生?又冲上去对它一顿暴打。可怜的猴子戊明白了,这香蕉不能碰,谁碰谁挨打。

    然后,将猴子乙放出笼子,将猴子己放进笼子。又是同样的想法,又是同样的结局。

    再后,将猴子丙放出笼子,将猴子庚放进笼子。也是同样的想法,也是同样的结局。

    就这样,再放出一个猴子,再放进一个猴子,再重复一遍被暴打的厄运。当笼子里是猴子戊己庚辛的时候,刚进来的猴子辛当然也要吃香蕉,猴子戊己庚哪能允许它够香蕉吃,依旧上去暴打一顿。

    至于为什么吃香蕉就要被暴打,这几只猴子谁也不知道,它们谁也没被“倾盆大雨”淋过,但是它们都从自己挨打中知道,这香蕉不能碰。

    在远处观战的科学家们笑了:“一种导向就这样产生了。”

    趋利避害不仅是动物的本性,也是人的本性。导向不仅是动物的选择依据,也是绝大多数人的选择依据。因此,我们应当抵制不公正、不公平的导向体系,努力建立公开、公正、公平的导向体系。

    “麦当娜”效应

    有一家银行,要求广告公司做出一个与众不同、别具匠心的大型旅行支票的广告。广告公司主管的压力很大,他召集同事说:“这次旅行支票的广告,上面很重视,要求我们必须拿出不同凡响的东西来。我打个比方好了,这个旅行支票广告一面世,就要像影星麦当娜上街一样地引人注目,产生‘麦当娜’效应。”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