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一海洋: 教你懂得如何调整生活的节奏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用生命传递的诚信
    到美国探亲的时候,女儿带我们到了纽约的河边公园。公园里矗立着“南北战争阵亡战士纪念碑”,每年5月27日,即美国的“阵亡战士纪念日”,都有许多游人来到碑前祭奠亡灵。

    美国第十八届总统、南北战争时期担任北方军统帅的格兰特将军的陵墓,就坐落在公园的北部。陵墓高大雄伟、庄严简朴。陵墓的后方,是一大片碧绿的草坪,一直绵延到公园的边界,绵延到陡峭的悬崖边。

    在格兰特将军陵墓的后面,就是更靠近悬崖边的地方,还有一座小孩子的陵墓。它和绝大多数美国人的陵墓一样,只有一块小小的墓碑。那是一座极小、极普通的陵墓,在其他任何地方,人们都可能会忽略它的存在。但在墓碑和旁边的一块木牌上,却记载着一个用生命传递的感人至深的诚信故事:

    二百多年前,即1797年,这片土地的小主人才5岁的时候,不慎从这里的悬崖上坠落身亡。其父悲痛欲绝,将其埋葬于此,修建了这样一个小小的陵墓,以作纪念。数年后,家道衰落,老主人不得不将这片土地转让。但出于对儿子的挚爱,老主人对今后土地的新主人提出了一个特别的要求,即要求新主人永远不要毁坏孩子的陵墓,让孩子好好地安息。新主人郑重地答应了,并把这个条件写进了契约。

    沧海桑田,斗转星移,后来这片土地不知道被转卖过多少次,也不知道换过了多少个新主人,就连孩子的名字也早已被世人忘却,但根据一个又一个的买卖契约,孩子的陵墓一直被完整无损地保存下来。

    整整一百年过去了,到了1897年的时候,这片风水宝地被选中作为格兰特将军的陵园。政府成了这块土地的主人。无名孩子的陵墓,在政府手中依然被完整无损地保留下来,成了格兰特将军陵墓的邻居。伟大的历史巨人之墓和无名小孩之墓毗邻而居,这大概可以算做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一个奇观。

    又一个一百年过去了,到了1997年的时候,是格兰特将军陵墓建立一百周年,也是小孩去世两百周年。为了缅怀格兰特将军,当时的纽约市市长朱利安尼来到这里。朱利安尼市长在缅怀格兰特将军的同时,还做了一件被众人所称道的事情,即亲自撰写了这个动人的故事,并把它刻在木牌上,竖立在无名小孩陵墓的旁边。

    诚信如真金美玉,狡诈如败絮瓦砾。如果说世界上最深不可测的地方是人心,那么最能震撼人心的力量就是诚信。到过这里的人几乎都会相信,这个用生命传递的诚信故事,一定会世世代代地流传下去。

    思路

    法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玛•迪梅普莱有一个美丽的私人园林。每到周末,总会有人到她的园林摘花,采蘑菇,有的甚至搭起帐篷,在草地上野营野餐,弄得园林一片狼藉,肮脏不堪。

    管家曾让人在园林四周围上篱笆,并竖起“私人园林禁止入内”的木牌,但均无济于事,园林依然不断遭到践踏和破坏。于是,管家只得向主人请示。

    迪梅普莱听了管家的汇报后,让管家做几个大牌子立在各个路口,上面醒目地写明:

    如果在园林中被毒蛇咬伤,最近的医院距此15公里,驾车约半个小时即可到达。

    从此,再也没有人闯入她的园林。

    园林还是那个园林,只是变了一个思路,保护园林的难题就解决了。

    当高产抗病的土豆新品种刚传到法国时,法国农民并不感兴趣。为了提倡种植这种土豆,虽然法国当局花很大力气宣传,但是收效甚微。针对优良土豆被冷落,有人出了一个怪招。

    在各地种植优良土豆的试验田边,增设有全副武装的哨兵日夜把守。此举的确显得十分神秘,一块土豆地怎么会派哨兵日夜把守呢?周围的农民无不好奇,不断地趁着士兵的“疏忽”而溜进去偷土豆,小心翼翼地把偷来的土豆拿回去研究,种在自家地里,精心侍弄,看到底有何不同。哨兵对周围的农民偷土豆,表面上似乎严禁,实际上则睁一眼闭一眼。当周围农民种的土豆获得丰收之后,此种土豆的优点就广为人知,也就普及开来,很快成为最受法国农民欢迎的农作物之一。

    土豆还是那个土豆,只是变了一个思路,推广土豆优良品种的难题就解决了。

    有个朋友是摄影师,经常给各种代表会议的代表拍集体照。他每次在拍照前总是喊:“一!二!三!”但常常有人在“三”字上坚持不住了,上眼皮找下眼皮,又是作闭目状。结果,被照成闭目状的人不满意,摄影师也感到很为难。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