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狗娘养的自白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身正不怕影子斜(7)(2/2)
    ►1987年及以后:抓股东

    我明白,如果没有办法抓到大批高层面的读者,那就无法找到大批付费的广告客户。但是,要让广告客户成为信任我们的人,那是需要很长时间的,也比我们想像的困难得多。

    1983年,有偿发行量达到第1个百万数的时候,我们已经抓到了艾尔姆街的读者,还有美国各地主街上的住户,我们甚至开始吸引到华尔街上的一些分析师。但是,麦迪逊大街上的一些能够决策的广告客户却还压着双手坐等。

    麦迪逊大街上的懦夫

    真实情况是,他们害怕《今日美国》,广告代理公司的高级主管很满足于现状。尽管他们因为想像力和创造力而有很大的名声,然而,他们在发现新的广告媒体时却不太敏捷。他们在很多方面憎恨《今日美国》,因为这个新媒体侵入了他们目前安逸的生活,也损害了他们对媒体购买的传统看法。

    专栏作家尼古拉斯·冯·霍夫曼对广告客户不太情愿购买《今日美国》的情形进行过分析,他说:“原因可能是千差万别的,但说到底,还是内在的一种胆怯——‘这是一种新玩艺儿,我的天,啊,我的天,如果在这个东西里面做广告,我们可能会因此而受到批评,说我们太冒险了。’”

    大多数广告机构的高级主管都认为,已经有足够多的报纸了。而且,他们还不能够肯定,《今日美国》到底是不是一份报纸。

    广告代理机构一般来说是通过类别来分配资金的:电视、杂志、广告牌、无线电台、报纸。这些广告代理机构认为《今日美国》是报纸和新杂志的混合物,因此不知道如何应对。

    在加内特公司,多年以来,我一直与我们的广告公司扬&鲁比堪姆公司保持着紧密联系。扬&鲁比堪姆公司为我们做过很好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时的主席艾德·雷是一位极有效率的领导者。

    在《今日美国》开头的那些日子,雷直接参与各项事务,因此,扬&鲁比堪姆公司有效地捕捉到了《今日美国》的本质。他们的口号及铭牌都是出奇制胜的材料。他们早期进行的读者宣传都是令人满意的,假如算不得杰出之作的话。

    但是,到了向广告客户游说,让他们使用《今日美国》的时候,扬&鲁比堪姆公司却完全失败了。

    雷本人不再直接过问公司事务。扬&鲁比堪姆公司负责《今日美国》推广事务的关键人物是常春藤大学联盟毕业的一些雅皮士。《纽约时报》就是他们的《圣经》,他们不知道如何使《今日美国》与别的媒体发生联系。因此,他们也找不出办法来向媒体版面购买者销售这份报纸。

    让人产生警觉的一件事情是,他们拿出了一项代价昂贵的广告宣传提案,准备在电视、报纸和杂志广告中突出我的形象。这个机构找不出办法来销售一项产品,却把精力放在诉诸首席执行官的个人形象上,希望通过销售他本人或者突出他的特点来达到目的。

    这样的宣传方法很少能够有效。李·艾柯卡在克莱斯勒的时候这个办法产生过作用。但是,弗兰克·波尔曼在东部公司和其他几十个公司做这样的宣传就失败了。

    我不接受这样的诱惑。尽管我的密友和在报界的同仁以及一些批评者常说我喜欢搞个人形象营造,但是,我知道,在我们的广告上销售纽哈斯而不销售《今日美国》是绝对错误的。

    来自扬&鲁比堪姆公司的那个提案使我确信,我们得到别的地方寻找推广公司。我知道那是一个危险的决定,因为扬&鲁比堪姆公司有很多大人物。这家公司代表许多客户,这些客户有可能,或者应该开始在《今日美国》上做广告了。

    但是,我对去麦迪逊大街上做交易更有信心,之后我雇用了卡茜·布莱克,让她出任《今日美国》的总裁,专门负责我们的广告销售活动。布莱克曾是麦迪逊大街上的新起之星。她的加入往《今日美国》的销售队伍里注入了新鲜生命。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