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哈斯从来都不拿批评者当回事。
──加西·布莱克
《今日美国》出版人
我曾是住在背街上的穷小子,在学校、在教堂、在家里,我都是个调皮的孩子。我感觉有人注意自己是很好玩的,哪怕是被人批评,被人攻击,总比没有人注意自己,比默默无闻好得多。
到了成年,我还是想尽各种办法让人注意我,让人批评我。尤其是喜欢利用咨询人员帮我出主意。
我一辈子都在自己的胸口上竖着一个靶心,因此,批评对我来说司空见惯,不像有些人对批评那么反感。因此,我对批评和批评者本人也都能够抱更加客观的态度。
我的风格也鼓励很多批评者敢于当面表白自己的意见。如果他们说错了,我并不会拿他们开刀。他们批评我是为了我好嘛。
到准备大干《今日美国》的时候,我已经磨出了很厚的脸皮。批评只会让我觉得好玩。我听别人批评,也看别人的批评文章。但是,我总能够区分良莠,把小麦和麸皮分开。
这是好事啊。因为《今日美国》吸引了更多的批评,也吸引了更多的“麸皮”,它所吸引的批评强度和规模是美国历史上任何一个媒体项目都不曾有过的。
甚至还在我们宣布正在思考创办一份全国性报纸之前就已经有人批评了。
在雷诺召开的董事会之后,我们开始计划12月份的会议和在华盛顿进行公开宣布的事情。加内特公司的所有人都宣誓保密,直到公开宣布为止。
但是,计划实施的前10天,一份名叫《卫星周刊》的新闻简报发了一个增刊,说:“加内特公司计划创办一份全国性日报。启动费用是个庞大的数字,极可能在1亿美元左右。”
那个消息的重点在成本上面,这个事实让我明白,可能是我们公司内部的某个财务人员透露了消息。这不奇怪。他们一直在试图破坏这个计划,这是他们计划中的第一个步骤。
第二天,《华盛顿邮报》引述华尔街媒体分析人士约翰·莫顿的话说:“创办一份全国性日报看起来好像是很快输掉一大笔钱的好办法。”
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加内特公司的股票应声下落1.25个百分点。同日,其他媒体的股票却基本上没有动。
在接下来的那一个星期,我正式宣布了这个消息,批评者就从各个角落钻出来了。
我的宣布是相当低调的,留下很多没有说的话。部分内容如下:
对于一张全国性日报的概念,初步研究给出了有利的反馈。
该报将会是一种“不同的”报纸,既不与大都会现存的报纸竞争,也不与加内特公司自己的全国性或地方性报纸竞争。
下一步,我们将开发和实地测试纸型,看看有哪些潜在读者和广告客户。如果对测试纸型的反馈是有利的,则有可能在1982年启动新报。
为便于计划,准备启动的出版物取名为《今日美国》。
保护特权
我亲自撰写了新闻稿。我希望让媒体、公众和华尔街都得到足够多的事实,用以替代谣传,尤其是要注册和保护《今日美国》的商标注册权。
我们放弃了nn计划这个标签,换上了下一阶段的加恩塞特这个名字,意思是加内特公司的卫星信息网。这就突出了一个重点,除开一家全国性的报纸以外,我们还有可能探索其他形式的卫星新闻传播途径。
我请首席执行官办公室的成员们,包括赫塞尔顿、简宁斯、麦柯金戴尔和奎因来帮助我组建加恩塞特小组。奎因全身心投入其中,他、赫塞尔顿和简宁斯想办法挑选到最好的一批聪明人,这些人来自加内特公司的新闻、发行、广告、制作和推广部门。相反,麦柯金戴尔采取了不同的一种态度,他为加恩塞特小组提供的财务候选人是二流人员,或者是废物。他不希望自己最好的手下卷入在他看来一定会失败的一件事情。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