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哈斯走进屋子,没有人宣布他的到来,但所有的头都转过来,就好像被磁铁吸引过去一样。他那种人有巨大的驱动力,全神关注,眉毛挑一挑就能让一大堆人行动起来。
──《底特律月刊》
1987年8月号
迈阿密的快车道让我进入更大和更艰难的一个舞台──底特律的硬式棒球联赛。
硬式棒球竞赛大大折腾了这个汽车城一番:
►汽车业三巨头彼此战斗,争夺控制权与利润。
►联合汽车工会和卡车司机工会领导工会成员赢得全国最高水平的工薪。
►三大报纸展开全国最残酷的发行量及广告优势争夺战。
底特律的两大领袖人物,一个是朋友,另一个是对手,帮助我熟悉了那里的街头式聪明和硬汉作风:
杰克·奈特是我的师长,在伍尔沃斯家的午餐会上,他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
奈特是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里报业界最强硬的人物之一。他知道如何讨朋友的喜欢,也明白如何恐吓对手。他不讲废话的强硬作风引起众人的注意和尊敬。
吉姆·霍法是卡车司机工会的硬汉,他在谈判桌上给我上了一堂效果持久的课。
他那种软硬不吃的形象因为只注意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而更添威风。他什么手段都用──也就是说,包括威胁和恐吓,借以赢得工会成员的尊敬和管理层的尊重。
这两个人让我明白,光是聪明还不行,一味强硬也不行,你必须两者兼备。街头聪明与硬汉作风结合起来,那就是他们的长处。
迈阿密的师长们觉得我已经准备好帮助他们经营奈特家族最大的报纸《底特律自由新闻报》的时候,我一点都没有犹豫。
“你们说哪里就哪里。什么时候动身?”
“明天早晨。”李·希尔斯说,他是《底特律自由新闻报》和《迈阿密论坛报》的执行编辑。
周末的时候,希尔斯解释了底特律发生的事情。《底特律时报》是赫斯特家族的一家报纸,也是城里第三大的报纸,那家报纸正要关门。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