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沙一世界: 教你懂得如何调整生活的节奏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智慧地让步
    林肯早年出言尖刻,甚至于搞到参加决斗的地步。后来,他接受了教训,在非原则的问题上总是避免和人家争吵。他说:“宁可给一条狗让路,也比和它争抢而被它咬一口好。咬了一口,即使把狗杀掉,也无济于事,得不偿失。”

    林肯身材瘦高腿长。有一位自命不凡的同事曾不无讥笑地问林肯:“一个人的两条腿应该有多长?”

    林肯沉稳地回答:“至少应该碰得到地面。”

    林肯得体的回避和让步,显示了他的克制、宽容的胸襟,至今仍为人们引为美谈。

    歌德也碰到过不怀好意的挑衅。有一天,歌德漫步在魏玛公园,在一条小径遇到了那个曾把他的所有作品贬得一文不值的批评家。这条狭窄的过道,只能通过一个人。他们面对面地站着。

    那个批评家十分傲慢,把头一昂,毫不退让地说:“对一个傻子,我绝不让路!”歌德微笑着说:“我却让的。”然后,站到一边。

    智慧地让步,避免一切无价值的纠缠,不是胆怯,不是懦弱,不是无能,而是大度、智慧和勇敢。

    101岁老人的名言

    哈里•莱伯曼先生是位著名的制药专家,80岁才离开顾问的岗位真正退休。他退休后常到俱乐部去下棋,以此来消磨时间。

    有一天,女办事员告诉他,往常那位棋友因身体不适,不能前来作陪。看到老人失望的神情,这位热情的办事员就建议他到画室去转一圈,还可以试着画几下。

    “您说什么,让我作画?”老人哈哈大笑,“我从来都没有摸过画笔。”

    “那不要紧,试试看嘛!说不定您会觉得很有意思呢!”

    在女办事员的一再坚持下,哈里•莱伯曼到了画室。过了一会儿,她又跑来看看老人“玩”得是否开心。

    “太棒了,老先生!您刚才一定是在骗我!您简直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画家。”她笑着对老人说。

    不过,老人刚才说的全是实话,这确实是他第一次摆弄画笔和颜料,以前从未发现自己有绘画的才能。

    提起当年这件往事,老人颇有感慨地说:“我开始很不适应退休后的生活,那曾是我一生中最忧郁、最难熬的时光。那位女办事员给了我很大的鼓舞,从那以后我每天都去画室,从作画中我又找到了生活的乐趣。从事一项力所能及的有意义活动,就会使人感到又投入了朝气蓬勃的新生活。”

    后来,绘画对于这位八旬老人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一项单纯的消遣活动了,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82岁那年,老人还去听了绘画课,一所学校专为成年人开办的十周补习课程。这是老人有生以来第一次系统地学习绘画知识。第三周课程结束的时候,老人直率地抱怨任课教师、画家拉里•理弗斯:“您给每一位学员都讲得耐心细致,对我却从来不给予帮助和指导,甚至连一句话也不说。这是为什么?”显然,老人有些不高兴了。

    “先生,因为您所做的一切,我自己实在是赶不上。我怎么敢妄加指点呢?”拉里•理弗斯说得情真意切,还自愿出钱买下了老人的一幅作品。

    人,包括老人,其身上的潜能有时是极其惊人的。就这样,不到四年的光景,哈里•莱伯曼的许多作品先后被一些著名收藏家购买,并登上了博物馆的大雅之堂。

    1977年11月,洛杉矶一家颇有名望的艺术品陈列馆举办了第23届画展:哈里•莱伯曼101岁画展。

    这位百岁老人笔直地站在入口处,迎候参加开幕仪式的四百多名来宾,其中有不少画家、收藏家、评论家和新闻记者。老人身材瘦长,脸上皱纹已深,下巴留着一撮胡须,头发花白,但却精神焕发,衣着整洁,看上去最多不过80多岁。

    其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活力,赢得许多参观者的赞叹。美国艺术史学家斯蒂芬•朗斯特里特热情洋溢地赞美道:“许多评论家、艺术品收藏家,透过这种热情奔放、明快简洁的艺术,看到了一个大艺术家的不凡手法。”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