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沙一世界: 教你懂得如何调整生活的节奏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竞争的典范
    1936年的柏林,希特勒对12万观众宣布奥运会开始。希特勒要借世人瞩目的奥运会,证明雅利安人种的优越。

    当时田径赛的最佳选手是美国的杰西•欧文斯。但德国有一跳远项目的王牌选手鲁兹•朗,希特勒要他击败杰西•欧文斯——黑人杰西•欧文斯,以证明自己的种族优越论——种族决定优劣。

    在纳粹的报纸一致叫嚣把黑人逐出奥运会的声浪下,杰西•欧文斯参加了4个项目的角逐:100米、200米、4×100米接力和跳远。跳远是他的第一项比赛。

    希特勒亲临观战。鲁兹•朗顺利地进入了决赛。轮到杰西•欧文斯上场,他只要跳得不比他最好成绩少过半米就可以进入决赛。第一次,他逾越跳板犯规;第二次,他为了保险起见从跳板后起跳,结果跳出了从未有过的坏成绩。

    他一次一次地试跑,迟疑,不敢投入最后的一跃。希特勒起身离场。

    在希特勒退场的同时,一个瘦削、有着雅利安人种湛蓝眼睛的德国运动员走近杰西•欧文斯,并用生硬的英语介绍自己。其实他不用自我介绍,没人不认识他——鲁兹•朗。

    鲁兹•朗结结巴巴的英语和露齿的笑容,松弛了杰西•欧文斯全身紧绷的神经。鲁兹•朗告诉杰西•欧文斯,最重要的是取得决赛的资格。他说他去年也曾遭遇同样的情形,只用了一个小诀窍就解决了困难。果然是个小诀窍,他取下杰西•欧文斯的毛巾放在起跳板后数英寸处,从那个地方起跳就不会偏失太多了。杰西•欧文斯照做,几乎破了奥运纪录。

    几天后决赛,鲁兹•朗率先破了世界纪录,但随后杰西•欧文斯以些微优势胜了他。

    贵宾席上的希特勒脸色铁青,看台上情绪昂扬的观众倏忽沉静。场中,鲁兹•朗跑到杰西•欧文斯站的地方,把他拉到聚集了12万德国人的看台前,举起他的手高声喊到:“杰西•欧文斯!杰西•欧文斯!杰西•欧文斯!”看台上经过一阵难挨的沉默后,突然爆发出齐声的呼喊:“杰西•欧文斯!杰西•欧文斯!杰西•欧文斯!”杰西•欧文斯举起另一只手来答谢。等观众安静下来后,他高高举起鲁兹•朗的手,声嘶力竭地喊到:“鲁兹•朗!鲁兹•朗!鲁兹•朗!”全场观众也同声响应:“鲁兹•朗!鲁兹•朗!鲁兹•朗!”

    没有诡谲的政治,没有种族的歧视,没有狭隘的嫉妒,选手和观众都沉浸在君子之争的感动之中。

    杰西•欧文斯创造的8.06米的跳远纪录保持了24年。他在那次奥运会上荣获4枚金牌,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运动员之一。

    奥运历史在将杰西•欧文斯载入史册的同时,也将鲁兹•朗载入了史册。

    多年后杰西•欧文斯回忆说,是鲁兹•朗帮助他赢得4枚金牌,而且使他深深地感受到:充满关怀的人类之爱,是真正永不磨灭的运动员精神;所创的世界纪录终有一天会被继起的新秀突破,而这种运动员精神永不磨灭。

    在各种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更有必要弘扬这种竞争的典范。世界是一个宏伟的竞技场。竞争有建设性和破坏性之分,有高尚和龌龊之别。竞争不仅是竞技实力的较量,而且更是人格实力的较量。人人都可以在竞争中奋力拼搏、夺取胜利,但必须与人为善、老老实实地遵守竞争的规则。推动自己和他人前进的力量,推动民族和人类前进的力量,不只是竞争的力量,还有互助、友爱和善良的力量。

    在平凡中实现非凡

    在深山中的一座名刹,有一个小和尚担任撞钟之职。照他的理解,钟声仅是寺院的作息时间,晨昏各撞一次钟,周而复始,简单重复,谁都能做,没什么了不起的意义。半年下来,无聊至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已。

    有一天,住持宣布调他到后院劈柴挑水,原因是他不能胜任撞钟之职。小和尚莫名其妙,很不服气地问:“我撞的钟难道不准时?难道不响亮?”

    老住持耐心地告诉他说:“你撞的钟虽然很准时也很响亮,但是钟声空泛、疲软,没有什么感召力。因为你的心中没有觉悟到,‘撞钟’这项看似简单的工作所具有的深刻意义。钟声不仅仅是寺里作息的准绳,更为重要的是,钟声要唤醒沉迷的众生。为此,撞出的钟声不仅要洪亮,而且还要圆润、浑厚、深沉、悠远。心中无钟,即是无佛。不虔诚,不敬业,怎么能担当起神圣的撞钟职责呢?”

    从和尚撞钟,自然而然地想到了达•芬奇为饭厅画装饰画的故事。

    世界著名的画坛巨匠达•芬奇,前半生际遇坎坷,怀才不遇。30多岁时,他投奔到米兰的一位公爵门下,希望自己能得到一些施展才华的机会。

    几年过去了,在达•芬奇的再三要求下,公爵总算开了恩,让他去给圣玛丽亚修道院的一个饭厅画幅装饰画。

    这本是一件没人爱干,无足轻重的活计,任何一个普通的画匠都可完成。但是达•芬奇却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作之中。他每天站在脚手架上,一丝不苟地干到暮色沉沉也不肯下来。有时他会抱着肩,站在画前,全神贯注地凝视、端详,一站就是三四个小时……

    当时的人们不会想到,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幅饭厅装饰画的身价越来越高,名声越来越显赫。五百多年后的今天,世界各地几乎无人不知,这幅世界最著名的饭厅装饰画的名字,就是耳熟能详的《最后的晚餐》。

    毋庸讳言,给舞台,才能出人才,机遇对一个人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外在条件。但是从和尚撞钟的失职,到达•芬奇创作饭厅装饰画的奇迹,共同从正反两方面说明,只有没出息和不重要的人,没有没出息和不重要的工作。我们不仅要善于等待机遇,利用机遇,而且更要善于发现机遇,创造机遇,进而点石成金,化普通为神奇,在平凡中实现非凡。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