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成名: >>炒作学<<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不奢求认同
    表面看来,有更多的人来认同我们、肯定我们似乎没有多大坏处。但是,得到往往不是说得到就得到的,我们在得到任何东西的同时,都会要或多或少的付出同等的代价,“得到”和“付出”永远是相辅相成辨证统一的。

    得到别人认同、满足内心虚荣本来无可厚非,然而,如果仅仅是为了得到一部分人的赞赏而要牺牲自己的许多利益,不得已的做出一些违心的事情,却是很不明智的行为。一旦得到别人的认同成为你行动的出发点时,这种心态必将阻碍你的成功。而且,人们在获得了一定程度上的认同之后,总是希望获得更多的认同,这样就会导致恶性循环,掉进虚荣的泥沼万劫不复。

    所谓“虚荣”,从字面上的意思来讲,就是“假而空的荣耀”,是每一个渴望成功者都应该敬而远之的美丽陷阱。

    孔子和孟子在他们当时所处的时代都是一等一的人物,然而却很难实现自己政治上的抱负,孔子甚至还狼狈得差点被饿死,周游列国,了无所获。如果他们当时放弃自己的追求和信仰,一味的趋炎附势随波逐流,势必不会给我们留下那么多宝贵的文化遗产。

    楚霸王项羽一世英雄,所向无敌。虽然垓下之战大败,可是胜败乃兵家之常事,只要他摆正心态渡过乌江,回到江东再重振旗鼓,实在是“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然而,项羽终究是搁不下脸来,非常自闭的认为“无脸见江东父老”,最终选择乌江自刎。如果项羽能以天下为己任,不刻意奢求江东父老的认同,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到头来东山再起与刘邦逐鹿中原鹿死谁手还真不一定。所以千几百年后,李清照还渭然叹曰:“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不但古人勘不破“虚荣”这一关,今人亦如是:

    我一朋友是电视台的娱乐记者,前年的“金鹰电视艺术节”后不久,他回老家给他老爸过生日,寿宴上他乘着酒兴在亲戚朋友面前吹牛皮,说自己当时手上有十多张“明星演唱会”的门票差点报废,不得已在最后一天50块一张全部处理掉了。(事实上,他分到手的不过是两张门票)

    他的姨母舅母表姐表妹们恰好都是一些铁杆的“追星族”,闻讯一个个手之舞之激动不已,盛赞一番他这个侄子外甥表弟表哥有出息好本事了不起帅呆了之后,纷纷原形毕露的预约了他下一年的门票,我的这位当时喝高了的娱记老兄虽然隐约感觉有些不大对劲,但是因为担心折了面子,只好硬着头皮满口应承下来。

    然而,吹牛皮企图得到别人的认同毕竟是要付出代价的。去年的金鹰节,我这位娱记老兄求爷爷告奶奶好不容易找台里要了四张门票,可还是供不应求,最后不得不忍痛自掏腰包又买了三张才瞒天过海蒙混过关。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