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推出已经有一个月了,但是,产品的销量并没有大的起色,事实表明,该广告的效用十分有限,几乎可以说根本没起到效果。
公司做了认真的观众调查后发现,大约有4%的人认为广告创意很好。他们甚至赞美说:“这是我们所见过的最好的广告节目。”其余96%的受访者要么没什么印象,要么认为毫无价值,更有甚者,毫不客气地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在所有调查意见都被仔细分析后,公司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那4%完全认同广告的人在收入、教育、社会经验与个人兴趣等方面,跟米勒先生极为相似;其余的96%的人则出自不同阶层。也就是说,米勒赢得了自己了解的人,失去了自己不了解的人。
广告花费了将近300万美元,这么大笔支出,却因为米勒只考虑到他自己的兴趣而糟蹋了。如果他能广泛征求大家的建议,尽可能多地了解别人的兴趣和想法,结果将会大不相同。
米勒的失误并不是偶然的。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看他人是人类的本性使然。每个人很容易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想问题,只关注自己的利益所在,却很少有人愿意从对方的角度出发,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照顾到对方的需要。
但是商业活动说到底还是一个人与人打交道的过程。要想影响对方、打动对方,使对方做你想让他做的事情,必须先要知道对方关心什么,想要什么,找准切入点,才能有效地打动对方。
平时多问问自己:“如果我是孩子,我希望父母怎样对我?”“如果我是顾客,我喜欢哪种商品?”“如果我是老板,我想招聘什么样的员工?”“如果我是父母亲,哪种广告会打动我的心去为子女买鞋?”之类的问题,养成从多角度考虑问题的习惯,才能很自然地去了解到别人的需求。
当然,了解对方的观点并不是你的最终目的,你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对方满足你的需要。所以,了解了对方的观点、立场、利益所在之后,你就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诱之以利,充分运用自己掌握的信息去说服他。只要充分地了解对方的立场、利益所在,就能化被动为主动。美国著名的成功学家卡耐基正是这方面的高手。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