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得机会: 如何做到脱颖而出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干到不能“赚钱”为止(2)
    这里讲到一个人将不同的数额的金钱按着三个人的才干给他的仆人,虽然有多有少,领受五千和二千银币的仆人都尽上了本分,而那领到一千银币的,却原封不动地把银币交还主人。主人赞赏那尽了本分的的仆人,责备那个没有善于利用银子去创造更多财富的仆人。主人是合理的,他决不期望用一千银币去赚五千,每个人只要尽上他的努力就够了。人们不是没有才干,而是常常小看了自己的才干,或者贪图安逸埋没了自己的才干,只要努力,就必然能使财富增值。

    《圣经》上说:“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老子也说,人之道是“损不足,奉有余”的。自助者才会有天助。自以为没有天赋的人更应加倍努力,莫要待到山穷水尽时再埋怨。

    不要安于现状,不要停下追逐财富的脚步。

    有人说:“钱是永远赚不完的,要学会享受生活。”没错,单纯从物质角度讲,当你获得一定数量的财富,你的确有充分的资本从过快的生活节奏中撤退。社会上也一度有35岁退休的宣言出现。人各有志,但是这种财富观绝不值得提倡。

    身体健康、精力充沛的人过早退休,对社会来讲,是一种巨大的人力资源浪费;对其个人来说,则是对生命活力的扼杀。每个人不仅要努力为社会、为自己创造财富,更要打破小富即安的思想,不要轻易停下脚步。就像爬山,停在山腰固然是一种选择,但是你却永远欣赏不到山顶的无限风光了!

    有人做过一个调查,年薪一万元左右的人工作轻松,但是会觉得自己过得比较幸福,偶尔会郁闷;年薪十万元左右的人工作繁忙,休息是一种奢侈,他们工作压力虽然很大但有较大的优越感;年薪一百万元的人工作和生活已浑然一体,他们享受工作胜过享受生活,工作带给他们的是责任意识和巨大的成就感。如果只是为了赚钱,比尔·盖茨为什么还要工作呢?

    工作不单是为了赚钱,赚钱不单是为了享受。你对周围的人,对这个社会是负有责任的。你做得越好,就越有成就感,越能回馈社会。正是强烈的责任感,驱使着我们永不停歇地创造财富;正是强烈的使命感,使我们永远保持旺盛的精力!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