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管理所要达到的最理想状态是无为而治,也就是实现“不管之管”的目的,以最小的管理行为取得最大 的管理效果。要想使管理达到这样的理想境界,管理者就要将监督和指挥减少到最低限度,实现员工的自主化管理。当一个管理者只管自己该管的事的时候,他所在的企业必然能够在最佳的状态下运行,员工工作自动自发,效率显著。
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企业管理者都有这样的自信。据一份权威的调查分析报告显示,中国企业管理中“管”与“理”的比例大多为80%与20%,也就是说中国企业中的管理者将80%的时间用在管理上,只有20%的时间用在工作上。正是这样的管理方式,造成了中国企业缺乏竞争力的结果。
要想使所有员工恪尽职守,达到自我管理的目的,管理者就要减少管理的时间,对员工放手,从而实现无为而治。
用文化引导员工,而非用制度控制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雷鲍夫有一个著名的管理法则,他认为,对于管理者来说,在着手建立合作和信任时要牢记语言中:
(1)最重要的八个字是:我承认我犯过错误;
(2)最重要的七个字是:你干了一件好事;
(3)最重要的六个字是:你的看法如何;
(4)最重要的五个字是:咱们一起干;
(5)最重要的三个字是:谢谢您;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