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所法学院的公共教室里,两位学生正在争论一个重要的问题:学习法典的时候抽烟可不可以。他们据理力争,相持不下,最后去找拉比来作个定论。
“拉比,”一个学生抢先一步问,“在学习法典时可以吸烟吗?”
拉比非常气愤地说道:“不可以!”
另一个学生走近拉比,说道:“他问得不对。是这样,拉比,当人们在抽烟的时候可以学习法典吗?”
“当然可以!”拉比兴奋地做了定论。
旁敲侧击
同一个动作,只不过颠倒一下顺序,但实质性的内容,仍然没有改变,然而却得到了不同的定论,表达语言的方式的确玄妙而有趣。
马路新闻与风中羽毛
有一个犹太女人很喜欢东家长、西家短地道人是非。多嘴本来是女人的天性,但是她却太过火了,以至于连平常绕舌的三姑六婆们也都无法忍受,终于有一天大家一起到拉比那里去控诉她的行为。
拉比仔细倾听每一个女人的控诉之后,便要这些女人们先回去。然后拉比差人去找那个多嘴的女人来。
“你为什么无中生有,对邻居太太们品头论足?”
多嘴的女人笑着回答说:“我并没有杜撰什么故事啊!也许我有一点夸张事实的习惯,不过我说的不是很接近事实吗?我只是把事实稍微修饰一下,使它更有声有色而已。但是或许我真的太多嘴了,连我丈夫都这么说。”并表达自己想改正这个毛病。
“好吧!让我们来想一想,有没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呢?”拉比想了一会儿之后,走出房间,然后拿回一个大袋子,他对女人说,“你把这个袋子拿去,到了广场之后,你就打开袋子,在回家的路上将里面的东西放在路边;到家之后,你便要再掉过头来,把东西收齐以后,再回到广场上去。”
女人接过这个袋子,觉得很轻,她很纳闷,非常想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于是加快脚步走到广场去,到了广场之后,她迫不及待地打开一看,里面装的竟然是一大堆羽毛。
那是一个万里无云的日子,微风轻吹,令人觉得非常舒服。女人照着拉比的吩咐,一面走,一面把羽毛摆在路边,当她走进家门时,袋子刚好空了。然后她又提着袋子,一边捡,一边回广场。
可是,凉爽的秋风却吹散了羽毛,以致所剩寥寥无几。女人只好回到拉比那里,她向拉比说,一切都照拉比的吩咐去做了,但是,却只能收回几根羽毛。
“我想也是的。”拉比说,“所有的马路新闻,都像是大袋子里的羽毛一样,一旦从嘴里溜出去,就永无收回的希望。”
在拉比的教育下,这个女人改掉了坏习惯。
旁敲侧击
犹太人认为,长舌远比三只手更令人头痛,假话传久就会变成恶言,谣言足以隔离亲近的朋友。因此,不要用嘴巴去发现看不见的东西。同时,犹太人还认为,遇到鬼的时候,你一定会拔腿就跑;同样的,遇到马路消息时,你也要快速地逃。
舌头
人之所以有两个耳朵、一张嘴巴,是为了让人多听少说,听的分量要有说的两倍。于是,那些懂得听话艺术的人总是让人尊敬,而那些只知喋喋不休地说个不停的人只能让人更厌恶。
尽管舌头表现没有骨头,但也应该特别小心。因为话一旦说出口,就像射出的箭,再也不能收回了。
有一个拉比对他的仆人说:
“到市场去给我买些好东西。”
仆人去了,带回来一个舌头。
拉比又对仆人说:“出去到市场上给我买些不好的东西。”
仆人去了,又带回来一个舌头。
拉比对他说:“为什么我说‘好东西’你带回来一个舌头;我说‘不好的东西’,你还是带回来一个舌头?”
仆人回答说:“舌头是善恶之源。当它好的时候,没有比它再好的了;当它坏的时候,没有比它更坏的了。”
旁敲侧击
无论在什么地方,都不要让你的舌头抢先于你的思想,有话一定要想好后再说。除非你的话能给人带去愉悦,否则最好保持沉默。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