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管理时间就是有计划地利用时间
能不能管理时间,关键在于会不会制定完善的、合理的工作计划。简单地说,工作计划就是为自己制定一个工作时间表,某年某月某日要做什么事;哪些事先做,哪些事后做,哪段时间内以哪些事为重点;安排哪些时间做什么事等等。真正会利用时间的员工,不是把大量时间花于忙乱的工作中,而是用在拟订计划中。能干的员工,用很多时间去周密地考虑工作计划——确定完成工作目标的手段和方法,预定出完成目标的进程及步骤。不但在年初这样做,在动手做每件事时也要思考一番。大的目标有大的计划,中等程度的工作有中等程度的计划,小的工作则有小的计划。总之,大事小事,都要事先周密考虑。一旦考虑出完整的计划,执行起来就很顺利。表面看来,做计划和考虑问题的时间占用得多了,但实际上,从总耗用时间量来计算,却节省了许多宝贵的时间,充分利用了每个单位的时间。
一名善于管理自己时间的员工,总是使用估计、分配与控制等方法,用排定事件先后次序、工作时间表以及分配任务等方式,根据事务的重要性,按先后顺序排列事务清单。凡事都有轻重缓急,重要性最高的事情,不应该与重要性最低的事情混为一谈,应该优先处理。大多数重大目标无法达成的主因,就是因为人们把大多数时间都花在次要的事情上。所以,必须建立起优先顺序,然后坚守这个原则。
著名的80/20定律告诉我们:应该用80%的时间做能带来最高回报的事情,而用20%的时间做其他事情。把这个定律融入到工作当中,对最具价值的工作投入充分的时间,就可使自己避免陷入“瞎忙”的陷阱。“分清轻重缓急,设计优先顺序”,这是管理时间的精髓。
有计划地利用时间并不是要求员工额外地增加工作时间。有计划地利用工作时间,关键是合理地安排最主要的工作和处理最关键的问题。这些工作和问题,只要安排得适时和得当,就会像机器的主轴带动整个机器运转那样,促使其他的事情按时完成。
美国的管理学家唐纳德·c·伯纳姆在他的名著《提高生产效率》中,提出了提高效率的三原则,即当你处理任何工作时必须自问:能不能取消它?能不能与别的工作合并?能不能用简便的东西代替它?这三个原则对我们管理时间来说,应该是可以借鉴的。
要想有效管理自己的时间,可以按照下面几点去做:
(1)分清主次,有计划地做事。对一天的工作,要先进行整理,看看哪些是既重要的又紧急的,哪些是重要而不紧急的,哪些不重要而紧急的,哪些既不重要也不紧急的,分清事情的主次,该先做哪件事,后做哪件事,做到有的放矢,从容不迫。
(2)正确处理突如其来的杂事。对待突然插过来的无关紧要的电话、突然出现在桌上的文件等杂事小事,要敢于说“no”,或者暂时放到一边,别打乱了自己的工作思路和计划。
(3)用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做事。在同一时间段里,把几件事情的发生地点都圈在同一区域内,尽可能搭顺风车,也可以利用别人提供的顺便机会,搭客户a的车去见客户b,少走弯路,减少无谓的时间消耗。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