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怒而相迎,正常情况表示将正面对决。结果架势十足又不打,不打就该退,该退又不退。目的是在扰乱我方视听,很可能是诡道欺敌之策。面对这种阵势,必须小心谨慎,先了解其背后意图为上策。
以上十五项是“军容相敌法”。
兵非益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
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
兵力不是人数愈多,战力愈强,关键在于不恃武躁进,能够凝聚内部共识,积蕴实力,详细观察敌人虚实,避实以击虚而已。
一味轻虑浅谋,老是轻敌躁进的人,一定会被对手击败。
士卒在精不在多,这是历来所有一流兵家的共识。
兵众虽多,但训练不足,又各行其是,彼此没有共识;这样的军队只是乌合之众,决非能打胜仗的劲旅。
反过来说,即使兵员比对手少,但训练精良,上下一心,且又能知己知彼,因利制权,伺机而动,就不难打败形式条件好,但实质条件差的敌人。
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
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
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
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不素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
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
士卒还未与将领建立良好的上下伦理前,先不要以法令处罚,否则士卒会不服;一旦士卒对将领心中不服,就很难指挥他们上战场拼命。
亲附不能从狭隘的角度去了解,也就是说不能把亲附只理解成上下之间有极佳的感情基础。从更宽的角度来看,上下之间的亲附更应该建立在以军纪为基础的上下伦理,否则麻烦大矣!
上下之间的私密性太强,很可能感情会影响军令;一旦碰到危险任务时,下级往往会有这样的迷惑:
“我跟上面的关系这么好!为什么他还让我去拼命当炮灰?”
这一来,仗一定打不好。
话说回来,好的领导统御也并不意味着上下之间不能有私密性的关系,而是在不违背军纪的原则下,咱们是好兄弟、好哥们。这样的好处是,公私之间可以分明,且又能私不害公,公不徇私,让士卒体认到,恩信来自上级的爱宠,而危险则是因为军纪不容私情。恩威一旦能这么调和,则士卒也就容易指挥,对命令服从了。
就这个角度来看,亲附也可以严格的军纪来达成。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