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孙子兵法同步思考: 剖析孙子战略体系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4篇 形(1)(2/2)
    绝佳的防守能力,才是不被打败的最重要基础(不可胜者,守也);但强大的战力,最佳的战术,才是打败敌人最重要的凭藉(可胜者,攻也)。

    总而言之,防守能力好,才能不打败仗;攻击能力强,才能打胜仗。

    守则不足,攻则有余。

    这两句话很让人看了“云里雾里”,其实,这不过是文言文特有的文法而已;如果把它稍微修正一下,成了“不足则守,有余则攻”,就很容易了解了。

    这两句话字面上的意思是:

    因为战力不好,所以采守势。

    因为战力强大,所以就攻击。

    若是单单这样表面化的了解,实在有点小看孙子了。

    没错!这两句话可以这样地解读,但孙子还有另一层更深、更积极的意义:

    力不如人(不足),就别逞强,否则会“兵顿而利不全”;打不过人家还要打,除了把自己的军队打垮之外,还得奉上一张战败支票,绝对划不来。

    战力比对手强大许多时(有余),因为赢面极大,就不宜采守势,等着人家来打;而是要采取主动,以优势的战力让敌人屈服。这里的攻,未必就一定是狭义的指攻击。事实上,攻有好几种不同层次的意义:

    伐谋、伐交是攻,只是手段高明些;因为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

    伐兵、攻城,前者是展示兵威,甚至开打;后者是攻城,当然是清楚的攻,只是比较下策而已。

    攻则有余最主要的意思就是:

    既然已经对上了,在兵力远强于敌人(有余)的情况下,不妨伐谋、伐交、伐兵、攻击,尽量用最省事的方法,把敌人拿下来!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九地,指的是地的最深处,或各种隐秘难测的地形;简单说,就是比喻深不可知。

    九天,指的是天空的中央或最高点,比喻高不可测。

    善于防守的人,幽深隐微,让人深不可知,使敌人不知如何攻击;善于攻击的人,能掌握战略制高点,形兵无形,让人不知如何守,在不知不觉中打败敌人。

    有了深不可知的防守能力,高不可测的攻击能力,所以能在战斗中保全自己实力不受损,并大获全胜。

    一个善于用兵的人,不但能守,而且能攻;非但如此,还能掌握时机,在攻守之间互作转换。运用得越灵活,取胜的机会就愈大。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