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利文有一个很突出的弱项,那就是他的数学技能差。他在兼并收购部开始工作不久,这个弱项就显现出来了。兼并收购工作需要对贴现现金流量进行详细计算。对于通常是大宗交易的兼并收购工作,为了得到准确价格,必须对交易的方方面面做出各种各样的估算。这种工作大多由兼并收购部的初级业务人员去做。但是,希尔发现,利文以一种一成不变的方式组织工作,以便由其他人去做这种数学计算。利文嘴巴很能说,在兼并收购这个新部门显得很抢眼,但逐渐地希尔意识到,他是一个——用希尔的话来说——“花言巧语者”。
希尔悄悄地四处询问,了解在各项业务中谁在具体做什么。调查到利文的情况时,他得知,在利文的工作中,很多数学计算是由一个名叫艾拉·索科洛的哈佛商学院暑期实习生做的。不像利文,索科洛文静、勤奋,对工作极端负责,是一个过分的完美主义者。为了留下好印象,索科洛对利文言听计从,唯命是举。为了完成利文布置的工作,他不辞辛苦,不计得失,常常忙到深夜,有时周末也不休息。而且,他没有任何怨言。
于是,希尔把利文叫来。“你别糊弄我。”希尔对利文说,并告诉他,如果不掌握数学计算的基本技能,他在这个部门不会有什么发展。
“但我有更重要的工作,”利文辩解道,“那种活儿谁都会做。”
希尔说:“丹尼斯,你还不会爬就想跑。你必须勤学苦练才会有收获。很多专业人士在危机中能快速反应、英明决策,那是因为十到十五年前,他们常常夜以继日地做对照分析表。”
但利文把希尔的告诫基本上当作耳旁风。那年核发奖金时,他的收入为大约10万美元,其中包括固定工资。这个数字在同资历人员中不是最高,利文大为恼火。“丹尼斯,你对待此事的态度可不像一个想学东西的人,”希尔对他说,“你好像认为世界上都是傻子,可惜你错了。”
利文向威尔基斯抱怨说,史密斯·巴尼和哈里斯·厄帕姆公司全是一些以高贵白人自居的平庸之辈,包括他的上司希尔,他们对他有眼无珠。他对威尔基斯说:“希尔反犹太人。”
“那不可能。”威尔基斯回答,“他只是不喜欢你。”
利文似乎对他的奖金一事耿耿于怀。他不断找希尔汇报思想,问希尔会不会重新评价他,问他的毛病能不能治好,并查找他进步不快的原因。虽然利文老这样缠着希尔,比本部其他人都更使希尔费心,但总体上希尔认为,利文的这种做法是健康的,它说明利文想积极进取。希尔想,兼并收购是一项事业,需要有进取心的人去做。让他有所担心的是,利文自我认识不够,总自以为水平高、贡献大。
接下来,利文取得了一个他所认为的胜利。当本部门其他人都致力于做对照分析表时,他已开始把精力集中在他所谓的“识别机会”上。一天下午,他注意到一家公司的股票交易似乎异常活跃,于是跑去告诉希尔,手里拿着几段股市行情收录带。“让我们打电话,强力防守。”他对希尔说,“这家公司看来有人要收购它。”
希尔做了一些研究,发现这家公司确实看来有些被低估,可能会成为收购目标。他给该公司打电话,建议它采取措施预防非善意兼并。虽然该公司没有雇史密斯·巴尼和哈里斯·厄帕姆公司当反恶意兼并的顾问,但希尔定期与它交流,向它解释其股价和交易量为什么不正常。果然有人要收购这家公司,它收到了收购报价,利文不禁大喜。史密斯·巴尼和哈里斯·厄帕姆公司虽然没被请去做反收购工作,却受聘研究如何反盘,就反盘价是否代表公司的真正价值提供“公正意见”。为此,史密斯·巴尼和哈里斯·厄帕姆公司挣得25万,利文将此次所得全部归功于他及早提供情报。
现在利文把自己看作是一个利润中心。他开始经常关注股市动向,寻找可能预示发生恶意兼并的类似交易波动。他不断缠着希尔要求增加奖金,强调他现在作用的重要性。在这种情况下,当接下来这一次奖金核算他又未能在同级别中得到最多时,他更是气愤不已。而且,希尔告诉他,他没有像与他同资历的其他人那样被提为副经理。“我很失望,”希尔坦率地对他说,“你还没有成为一个真正的投资业务员。”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