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决定成败(第二版): 细节主义缓期执行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败中求胜战略 2(2/2)
    而在中国的一些政府部门、国有企业和家族企业中,则刚好相反,权力高度集中,决策者通常是个人。既然是个人对决策错误负责,那么很自然地就会出现这样两种情况:

    一种是不作为,但求无过,不求有功,所谓无过便是功,决策者不愿意拿个人的前途去冒险,因为没有人会由于没能采取某项大胆的举措而被撤职或解雇,却经常会因犯错误而遭到撤职或解雇。所以,一个工资很高年龄又接近退休的领导人或高级管理人员,最不可能采取大胆举措,而为了不影响自己的职务晋升,甚至一些年轻的领导干部或管理人员也往往采取四平八稳的措施。

    另一种情况是,决策者在进行决策时,首先想到的是这一决策对自己个人的前程将会有何影响。一项措施如果不是对领导者个人有利,就不会被推行。同样道理,一项建议被拒绝,往往不是由于这项建议本身有问题,而是由于没有任何一位高层领导会从这一建议的成功中得到个人好处。这既严重限制了很多有利措施的实施,又容易滋生以权谋私、假公济私、损公肥私等不法行为,更滋生家长制、一言堂作风。

    一家企业要想少犯错误或犯了错误要能得到及时纠正,最好的方法是采取集体领导、团队决策的方式。当然,企业家的素质也很重要,而企业家最重要的素质则是精明、冷静、富有远见。不精明,企业就要赔钱;不冷静,头脑就会发热,头脑一热,就会犯严重的投资膨胀和盲目决策的错误;没有远见,就不能把握大势,而不能把握大势,则会犯下致企业全军覆没的战略性大错误。

    人生忌恋战,有些事,大局既已无望,宜迅速放弃,另谋出路,不可空耗一生。

    当你发现自己走错时,打破“路径依赖”是你唯一的选择!

    ——何学林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