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开宗明义地宣传“佩珀是美国最受误会的软饮料”, “佩珀不是什么可乐,也不是什么啤酒,而是一种口感更多、更多的东西”,在消费者中树立了“佩珀是完全不同于其他任何一种软饮料”的形象。
接着在广告中,他采用特殊人物在不同场合说出“你得试试这个饮料”、“试过之后你就会爱上它那种区别”,以示与其他产品“完全不同”,并频频举办口味活动,引来了大批从未听说过或尝试过佩珀饮料的人。
经过这两样卓有成效的推广,佩珀果然一跃而成为全国性知名品牌。1969年,它升上美国饮料第五大公司的位置。
1977年,公司请来一个能歌善舞的演员,扮成一只胡椒,走街串巷,足迹遍及全美,为佩珀摇旗呐喊。又在电视中实施广告轰炸。这种“与众不同”的“胡椒”形象很快就被美国公众熟悉和喜爱,到1981年,佩珀的销售额升上美国第三位。
佩珀的口感特别,克莱门茨就充分地利用这一点,把竞争对手戏弄了一番。他暗中找出一些人,硬是“力排众议”地把佩珀那种形容不出来的口味认定成樱桃味,并在媒体上广为传扬,而公司则不出面作任何的解释。其他公司以为找到了竞争突破口,也都纷纷推出自己的樱桃饮料。1986年,可口可乐最先推出自己的“樱桃可乐”,紧接着,皇冠公司和百事公司相继推出“皇冠樱桃可乐”和“百事樱桃可乐”。佩珀按兵不动,等到三家公司的广告战打到白热化的时候,它却突然宣布,佩珀的秘方中根本没有樱桃!三家公司大忙一阵反倒暴露了自己的无知,实在上当不浅。而他们的这一阵忙乎,却实在帮了佩珀不少忙——配方中没有樱桃却有樱桃味,这一奇特的饮料,好奇的人们更要买来试一试了。
佩珀靠着一种“别具一格”的独特口感而屹立于竞争惨烈的美国市场。佩珀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口味独特,所以特别小心地维护自己的这一特点,它并不随大流,不人云亦云地跟在别人后面也去开发什么“可乐”,而是以自己的独特口味牢牢保住了自己老三的位置。佩珀不仅不盲从大哥和二哥,还反过来用计使它们上当,让它们来盲从自己,为自己狠狠地做了一把免费宣传,高明至极。
针锋相对战略是就一般竞争而言的,它泛指与同行的竞争对手对着干。但如果是与行业中的第一对着干,则就又有了另一条重要战略——针对第一战略。
宁可“对着干”,拥有次重要特征,也不要“跟着干”,拥有与市场先行者一样的重要特征。
——何学林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