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管理行为: 中国人管理系列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13节 人情的利害(2/2)

    在中国的社会交换关系中,人们都不愿意成为人情的负债者,俗云“人情紧过债”,“赖账不如赖人情,赖了人情难做人”。这就是说,欠别人“人情”比欠别人钱财在心理上的负担还要重。何以如此呢?因为钱债易于计算、易于清偿,人情债则难计算、难清偿,此正所谓“钱债好还,人情债难还”。

    所以,“不可欠人人情”几乎是中国人最重要的社会格言或教训。教育人们轻易不要接受别人的恩惠,就是在说不可欠别人人情。因为欠了人情,则在社会关系上失去平衡,失去自己在人际来往上的独立性。俗语所谓“拿了人家的手软,吃了人家的嘴短”,就是这个意思。

    既然人情债如此难于承担,那么应该怎么处理呢?一个看法是不接受人之情,但是,这在某些时候是行不通的,别人请宴,就是人情,拒绝邀请,也就是有亏人情了。同时,即使拒绝别人之情,虽然可以“不欠人情”,但是与他人的来往却终止了,这就不免有被社会孤立的后果。因此,为了不负欠别人的人情,最有效的方法是回报别人以更多的人情,如俗语所云:“吃人一口,报人一斗”,“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这样就在人情的平衡表上不但赤字消失,而且使别人反欠了自己一笔人情,亦即由人情上的“债务人”转为“债权人”了。

    “人情”这种可以用来馈赠他人的社会资源,不仅包含金钱、财物、服务……等具体成分,同时还包含抽象的情感成分,所以对于“人情”很难估计其客观价值。“受人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一个人一旦欠了别人人情,对方万一遇到困难,开口向你求助,你便有义务在能力许可的范围内尽力设法回报。由于“人情”的价值难以计算,即使他回报了对方,他的“人情债”也没了结。所以许多人会感到“钱债好还,人情债难还”,而设法躲避人情的纠缠。不仅如此,哪怕是一些有权有势的人,他们由于认识的人很多,自身的关系网络十分复杂,更是畏惧人情的瓜葛会损及自身的利益。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