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市场批判: 谁劫持了中国证券市场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39节 中国股市中的利益生态(2/2)
    一个是要解套,一个是要维护既得利益,一个是要乘势(乘熊市之力)而成为英雄,昔日琴瑟不合(甚至是相互冲突)的三股力量,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发出了同一个声音:拒绝熊市。当然,算盘还是各打各的。于是,有人绘声绘色地描述有“台湾机构”恶意做空导致股市大跌以便外资全面抄底,也有人干脆提出允许庄家合法化这样荒谬的主张。文革式的政治棒喝中隐隐夹杂着爱国主义的古老诅咒。难怪有香港财经媒体称:中国股市舆论大乱。不过,作为隔岸观火、无关痛痒的香港媒体很难体会在这种舆论大乱表象之下所隐藏着的,是熊市给中国股市带来的难以承受的痛苦。当然,熊市以及熊市的痛苦不仅仅属于市场参与者,也同样属于管理层。

    除了极小一部分提前逃离熊市的幸运儿之外,惟一能够在这场熊市大火中“心安理得”的,大概就是所谓“洋务派”。这一批主要由有西方教育背景的研究人员构成的派别,经常被人调侃地称为“海龟”。2001年股市大跌之后,有关海龟的黄“段子”也在私下开始迅速流传。其中半是刻薄,半是发泄,海龟们招人怨恨的程度由此可见一斑。虽然有人经常将“海龟”们扣上外国投行代理人的帽子,而民粹派则索性毫不掩饰地将他们称为买办。但公平的说,这群人更多的是一个知识共同体,起码利益代言色彩不如既得利益群体强烈。而这群人之所以被扣上利益集团的帽子,则是因为他们出于同一种教育背景而对中国股市得出的一致结论。在当今中国的经济领域,海龟派的话语影响力出奇的大。虽然这种影响与他们对中国现状的理解能力并不相称,但将他们与外国资本的利益等同起来,多少是出于某种习惯性的阴谋联想(我们并不排除海龟们在未来以某种不道德方式与外国资本勾结在一起)。或许是为了撇清干系,或许是市场巨大的做空能量已经代表了他们,海龟们在最近一段保持了奇怪的沉默。他们在等待什么呢?难道他们曾经预测过(实际上不仅仅是他们预测过)并且已经成为现实的熊市,真的像他们所说那样不会引起其他的连锁反应吗?在这个问题上,海龟们可能会犯极大的错误。他们看到了泡沫,但并不了解泡沫的中国原因,因而他们很难知晓泡沫破灭的后果。

    在这个股市的冬天,熊市还在延续着它的冷清和寒气,但围绕股市的舆论却越来越热闹,越来越诡谲。所有的利益集团都在粉墨登场。站在这个角度看,股市实在是中国社会的一个标准缩影。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