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要提供顾客需要的产品,首先必须知道顾客到底需要什么,因此识别顾客需要是企业工作的起点。对顾客需求的识别不仅要定性地加以分析,还要定量地加以研究,防止质量不足和质量过剩的情况。识别顾客需求,是产品质量定位的前提。对顾客需求把握不准,设计生产出来的产品就没有坚实的市场基础,产品做得再精细、广告做得再多,也难以激起顾客的购买欲。因此,准确地识别顾客的需求,是企业赢得顾客的第一步。
值得注意的是,为准确理解和识别顾客的需求,一些先进企业已开始精简顾客群,有的大幅度减少顾客的数量,如美国纽约按钮有限公司已将顾客数量减少了31%,并根据顾客的需要来调整业务。由于企业可以更加专注于其主要顾客,由此带来顾客满意度提高,从而与这些顾客建立起稳固亲密的关系,不仅可以从这些顾客中得到更多的定单,而且可以降低运营成本,足以抵消精简顾客损失的销售收入。满足顾客需求
顾客需求的满足,体现在产品实现的一系列过程中。通过产品的设计与改进反映顾客的需求,通过生产制造达到设计的要求,通过质量检验确保产品达到设计标准,通过包装、储存、交付和保护来保持产品的质量,通过资源管理提供满足顾客要求所必需的资源等等。其中任何过程出现问题都无法满足顾客需求,因而在所策划的安排均已圆满完成之前,不得放行产品和交付服务。因此,质量管理体系的每一环节,都需要进行质量控制,而这些控制显然不是质检部门或质量管理部门能够完全承担的,必须由处于最佳位置的人员来实施这些控制。例如,某些产品的零部件在生产过程中发现质量问题很容易,但在组装以后却很难发现,此时,该零部件的生产作业者显然比质检员处于更有利的位置,如果作业者不主动控制质量,仅仅依靠质检员把关,产品质量就难以从根本上得到保证。如春兰集团曾经发生过的螺钉事件充分说明了这个道理。几年前,春兰空调旺销之际,某组装工人下班时发现剩下两个紧固螺钉,这意味着当天装配的空调中有1~2台少上了紧固螺钉,尽管此时产品已打包,厂外有排队等待提货的车辆,但车间还是逐一拆箱检查,终于找到了缺少螺钉的空调。试想,如果操作工人发现了剩余的螺钉却隐而不报的话,这批产品也就交付给了用户,对此问题质检员是难以发现的。
无论企业是否愿意,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已经成为企业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企业只有以积极主动的态度,研究顾客需求、服务顾客,才能增强顾客满意度。任何一家希望按照iso19001∶2000来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的企业,只有牢牢树立顾客导向的观念,将顾客满意贯穿于质量管理活动之中,其质量管理体系才具灵魂,才能够得到真正实施,企业的经营目标才能够实现。
摆正心态。成功需要积累,你不要试图跨越任何阶段,必须稳扎稳打,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