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无他,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解读“狗烹定律”:
六百多年前的大明朝创始者太祖朱元璋,留给今天普通人最深刻的印象恐怕是:这个人心狠手辣,得了江山后大批大批地杀功臣。
我们先来粗略地看一下明初那些功臣的下场。胡惟庸、蓝玉这些钦定的重点叛国案件的主角,被杀被灭族自不用说,就说那些并没有多少反叛的实证,而被找个理由灭掉的元勋。
李善长、汪广洋、冯胜、傅友德、廖永忠、华云龙、韩政等等不是被灭族,就是被赐死,甚至连徐达这样的第一武将,野史中也说他背上有疽,据说吃蒸鹅就会加重病情而死,皇恩浩荡,钦赐蒸鹅一只,徐达为了子孙后代计,当着使者的面把蒸鹅吃完。纵然徐达吃了蒸鹅无事,但朱元璋赐蒸鹅即赐死之意,徐达只好服毒自尽。
朱元璋在位时,大臣能得其善终是例外,被杀则在意料之中的事情。这个叫花子出身的皇帝为什么心狠手辣到这个地步?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是中国古代历史总在循环的一个规律,我斗胆命名为“狗烹定律”。这一定律从秦始皇统一天下开始,在封建王朝历朝历代都发生效应,像宋太祖那样杯酒释兵权,把一帮“功狗”圈养起来,几乎是闪耀着人道主义光芒的奇迹。而朱元璋,则是把“狗烹定律”的效应发展到极致的一个皇帝。
我觉得解读这个定律,关键要看新帝国产权和组织结构必须转变,以及如何转变这一事实。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