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衡在哲学上,称世界本原是“独立”的“道”。认为“道”生“太极”,“太极”函“一气”,“气”具阴阳,由此化生天地万物,而其中又以人为灵贵。他又称太极是理﹑天理,说“有是理而后有是物”“无理则无形”,认为形而上之理是世界根源。
他在论到天地万物时,认为“万物皆本于阴阳,要去一件去不得。”万物皆有刚柔﹑动静﹑内外诸矛盾。每一矛盾双方都相济相胜,“天下事,常是两件相胜负,从古至今如此。”但他认为,矛盾发展最终“以静为主”,止于无对﹑静止的状态﹐又表现了形而上学的思想倾向。
在心性问题上,许衡认为人禀赋天理即天命之性。人性本善,是本然之性。但人禀气有清浊之不同,故又有气质之性。通过静时“存养”、动时“省察”的修养方法,能使“气服于理”,复见天理。他还提出心与天同的天人合一论,强调“反身而诚”“尊德性”等自省自思的认识和修养方法,认为这样就可以尽心、知性、知天。
在《元史·许衡传》中曾有过对许衡这样的记述:许衡与众人外出,天热口渴,道旁有棵梨树,大家争相摘梨吃,唯独许衡强忍口渴,不为所动。有人问他为何不吃梨,他说,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又有人说,兵荒马乱之时,这梨树是没有主人的,摘吃无妨。许衡正色道:梨无主,我心有主!终于没有吃梨。
后人论及许衡,历来有两种不同看法,一是认为他迂腐古板,不知变通,傻冒儿一个,活该挨渴;一是认为他能自觉抵制诱惑,不随波逐流,可敬可佩,理当效法。后一种说法当然是事物的主流,而且许衡的“‘我心有主’论”,不仅可以名垂史册,而且很有现实意义。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