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回忆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五篇 酸涩的外交 李鸿章访问纽约记(2/2)
    李总督在清国时就认识威尔逊将军,是在清、美之间举行公务会谈时认识的。他说他想见威尔逊时,有人去叫,威尔逊便出来与李总督通过译员交谈了几分钟。

    与迎接者简单聊天

    总督转向卢杰将军说,他看见船上来了许多将军。他便被告知,这些人中有很多都已退役了。于是,他问卢杰将军是否为现役将军,将军回答说是,并回答了总督提出的许多问题,诸如他的办公室和管辖范围等。

    总督突然问威尔逊将军:“你在美国很富有吗?”

    担任清国公使馆秘书并协助安排接待的杜威先生向美方解释道:“这在清国是个很礼貌的问题。”

    威尔逊将军显得有些困惑不解。这时,有人帮他回答道:“他很富有。”总督又很快转向卢杰将军:“你呢?”将军的脸刷地一下红了,并回答说他不富有。

    “为什么呢?”总督又发问,“退役将军反而比现役的将军富有?”

    这个问题算逃过去了。总督接着又提出了下一个问题。他问卢杰将军:“你多大岁数了?”“这在清国仍被视为礼貌问题,表明对此人真产生了兴趣。”在清国待了七年并能说一口流利汉语的诺克赫尔先生解释道。

    卢杰将军回答说:“我已六十多岁了。”并解释道,美人有一定的服役年限。

    总督也问了威尔逊将军和其他将军的年龄,并说他们都比实际年龄显得年轻。有人说这缘于他们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当卢杰将军说李总督看起来也比他的实际年龄年轻时,总督很高兴地笑了。

    威尔逊将军随后对翻译说:“请告诉他,我们的报纸全文刊登了他与法国总统共同接受采访的情况,我们都很欣赏他的幽默。”总督听见后,很平静地说:“这不算什么,可惜这里没有记者。”

    李鸿章认人有一招,他与威尔逊将军已多年未曾谋面,可他一下子就能认出他来。总督说:“上次我见你时,你的胡须还是黑的,现在已灰白了,你怎么样了?”

    将军说:“那是许多年以前的事了。”

    “嗯,是呀。”总督说。

    总督又问起约翰·)唱的清国情歌很有趣味,他被喻为天才,他曾在年轻女士的相册里写过英文诗。罗丰禄的英语讲得呱呱叫。他曾在英国剑桥大学肯斯学院留学,据说在清国是很有前途的一个年轻人。书记官黄晨与博平合唱了一首歌。而马克博士则在哈威尔的协助下表演了一个魔术,丹尼尔参议员对马克的聪明才智大加称赞。

    李总督在酒吧沙龙呆得不长,在他面前表演喜剧好像有不尊之感。但他表示愿听《双胞姊妹阿波特之歌》,事实证明这首歌的确令总督开心,以至于他要求歌手隔日再唱一次。歌手第二天到他的舱房内为他再唱了一次。他在歌手的相册里用中文写上“为美国著名的年轻歌手签名留念,李鸿章”,以作回报。另一位成为总督好奇对象的名叫特斯蒂。他说:“我先向总督表示敬意,然后他问我的第一个问题是我现在挣多少,原先挣多少。波士顿的科·阿尔伯特与我在一起,他问他一年能造多少辆自行车,能卖掉多少,有多少利润可赚。”

    尽管李对交谈者的年龄表现出了很大的好奇心,但没有记录显示他曾向女士们问过这些问题。他被公认是一位和蔼可亲并受人欢迎的人物。

    唐人街张灯结彩欢迎李总督

    唐人街就像清国人过年一样热闹,而这次的盛况超过了以往所有的节日。连城里的白人们都蜂拥而至,跑来观看清国人怎样欢庆节日。清、美两国国旗交相辉映,庙宇也点缀得分外迷人。

    昨晚的唐人街灯火通明,整个街区都向当地白人展示清国人怎样在特殊节日里装扮寓所来迎接贵客。勿街、包厘街和道也街并不是在每个华人新年和其他清国节日都像今天这样张灯结彩。往日这里晦暗、僻静,很少有人闲情逸致地在这里溜达。而昨晚经过此地的过路人很难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们几乎认不出这充满生机、充满光明和装饰一新的街道就是昔日的唐人街。

    沿街窗户和过街横幅上飘动着清、美两国国旗,街上挤满了白人,一个紧挨一个,大家的兴致都很高。在勿街也发生了一起打架事件,开始是两帮小痞子在边道上互相推搡,随后在马路上大打出手。他们周围立即围成了一个圈,有人猜测这可能是一帮小偷在滋事,他们好趁人们围观时偷摸钱包。

    挂出来的灯笼有些非常漂亮,特别是挂在勿街“鸿运兴(译音,quong yuenshing)公司”店铺门口的两个灯笼格外引人注目,它们的直径有一英尺,顶端开口,中间大,底部小,在细龙骨外绷了一层精美的白丝绸,绸缎上还绘有鲜花、清国图案和汉字,美妙绝伦。

    有一串古钟造型的清式宫灯横跨街头,据说也是用丝织品制成,它透射出一种说不出的柔和之光。在勿街街尾还悬挂出了一条用彩色纱线纺织成的大船,从船身的龙骨垂坠着许多流苏。这艘大船也跨过了街道,在另两条街上也有同样的两艘大船。一些华人说,这些大船没有什么实际的含义,但另一些人则说,悬挂吉祥船是为了祝福李总督平安横渡大洋。最为独特的是在一家商店内,美国国旗和清国的绿龙黄底旗交相辉映,变幻出各种美丽的线条。

    华人商会会馆也悬挂出了清、美两国国旗,在它三楼正面用汉字写着“中华公所”,表明中华民族的代表驻在此地。而庙宇和寺院的前面也灯火通明,彩旗飞舞。有两个僧侣想出了卖寺院平安符(josssticks)的主意,摆了几大袋并高声叫卖:“这是欢迎李鸿章的寺院平安符,赶快来买,再不买就没有了!”他们向好些过路的白人兜售了不少这一类的平安符。

    当地华人也表现出他们对侨居国的极大热爱,展现了浓厚的美国色彩。只要有清国国旗的地方,不管他们是三角形的,还是四边形的,还是细长形的,都会同时有美国国旗。在勿街的一座高楼,据说被一位华人包租了,他在每一扇窗户都挂出了星条旗,而且每间屋子都亮着灯。这里悬挂的美国国旗比清国国旗多三倍。

    有很多住在纽约其他城区的华人洗衣工昨晚也来到唐人街,他们好像想给美国人一个展示清国人怎样布置和装饰街景的机会,想让这些白人欣赏他们的杰作。街上所有的华人商店当晚都开放了。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