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残局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咱们旗人混蛋多
    按照今日“愤青”的月旦标准,肃顺绝对是个“满奸”。他身属旗籍,却瞧不起旗人,平日里一贯“亲汉疏满”:对待满族僚吏,恣雎暴戾,如指挥奴隶;对汉员,特别是有见识有文化的文人能吏,则一派慈和,礼敬有加。

    肃顺幕府人才济济,堪称後来名扬天下的曾国藩幕府的雏形。通过幕府,他为初建的湘军能够茁壮成长做了很多工作,湘军所以成功,中兴所以实现,与肃顺的运筹帷幄、未雨绸缪有莫大的干系。可惜,他被早早砍头,来不及享受最後的荣光。不过,以命换命的话,他这个头颅早已值回票价,因为经他建议变作刀下之鬼的当朝大佬,至少就有两位。先讲前大学士耆英。

    耆英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後代表清政府在《南京条约》上签字的人,签约後,他被任命为两广总督,兼办各国通商事。在任期间,耆英最重要的工作便是与“英夷”交涉。“英夷”是各国中最蛮横最狡狯的外交对手,总在谈判桌上提出“我朝天子”万万不能应允的条件;而道光皇帝痛恨多事之人,尤其受不了大臣跟他鸹扰“夷务”。耆英夹在圣明天子和野蛮夷人之间,不胜其烦,遂造出一条两全之计:每当英国人有所要求,他从不上报,而是根据个人判断当场拍板——当以表示同意的次数为多——这么一来,既保持了“国体”,又抚慰了“西夷”,更保住了头上的顶戴。不过,此计终被“英夷”识破,发现他说尽假话,于是“深恶之”。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