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民间故事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57.善事太子入海求宝(2/2)
    善事一听,很高兴地答应了。当天晚上,善事让弟弟先睡,自己坐在旁边守着。

    恶事睡了一会儿,殷勤地对善事说:“哥哥!该你睡了,我来值班。”

    善事放心地躺下。因为实在太劳累了,他一会儿就睡熟了。

    恶事见善事已经睡着,便偷偷走到旁边的树林中。树林里有一种树,长着长长的尖刺,十分锐利。恶事掰了两根各有一尺多长的尖刺,蹑着脚步走到善事身旁,朝着善事的两只眼睛狠狠地扎了下去,又一把抢过旃陀摩尼宝珠。

    善事正在睡梦中,突然双眼一阵剧痛,又感到有人抢宝珠,便大声喊起来:“恶事!恶事!快来啊!这儿有贼。”可是任凭他一再叫喊,都没有人答应,因为恶事早就跑远了。

    森林中的树神亲眼目睹了这一切,他现身告诉善事:“您不要再喊了!这儿没有贼,贼人就是恶事,是他刺瞎了您的眼睛,抢走了您的宝珠。”

    善事听说是恶事做的坏事,非常吃惊,也非常伤心,可是这时他一点办法也没有。眼睛剧烈地疼痛,鲜血直流,他挣扎着爬呀!爬呀!好不容易爬到一块草地上,晕了过去。

    清晨,一个牧牛人赶着五百头牛,到这块草地上来放牧。

    一头牛发现了昏迷不醒的善事,很可怜他,便停下来用舌头轻轻地给他舐去血迹。

    其他牛只也都围拢过来。

    牧牛人看牛群聚作一堆,很奇怪,过来一看,发现善事躺在地上,又看见他双眼扎着长刺,鲜血直流,非常可怜,他连忙拔掉树刺,抱他回自己的住处。牧牛人用酥油敷在善事的伤口上,给他拿来喝的东西,细心地照料他。

    善事的伤慢慢地好了,但两只眼睛却再也看不见任何东西。

    有一天,善事问:“您有多少财产?是靠什么为生的?”

    牧牛人回答:“我没有什么财产,我靠给国王放牛、挤奶、卖酥油、奶酪为生。”

    善事想:“这家主人家境并不富裕,每天辛勤工作,才能略得温饱。我怎么能整天在这儿白吃白喝呢?现在我的伤也好了,可以自己行动,应该想办法自谋生路才对。”善事便对牧牛人说:“承蒙您救了我,这些日子又为我治疗伤口、给我吃喝,您的恩情,我终生难忘。我已经可以行动了,想到城里去要饭,这样也可以养活我自己。”

    牧牛人听善事说想自己进城去要饭,很奇怪,心想:“一定是家中什么人讨厌善事吃白饭,讲了不好听的话,让善事听见了。”忙把家中大小都叫来,问道:“你们是不是做了什么失礼的事,使得客人不能安心地在我家住下去,要离开我们?”

    家里人都说:“我们都把客人当作兄弟一样对待,不知道他为什么要走。”

    牧牛人便对善事说:“我们全家都希望您继续住在我家,您别出去要饭了。”

    善事见他确实是诚心诚意的,也不好意思坚持要走,便又住了些日子。但善事心中总是十分过意不去,觉得自己给对方添了麻烦。有一天,他又对牧牛人说:“我住在这儿,您全家都对我很好,供给我一切东西,非常亲切热情,但我不能一直依赖您,还是想进城自谋生活,请您派个人送我进城吧!”

    牧牛人见善事态度非常坚决,担心若不听从,会惹善事生气,只好答应了。

    他准备了一些吃的、穿的,打成包袱,亲自送善事进城。

    善事说:“您如果可怜我,请给我买一张琴。”

    牧牛人便给他买了一张琴,再三叮嘱之后,才告别回家。

    善事以前受过良好的教育,琴旗书画,无所不通。从此,他每天在街头巷尾弹琴求乞。他弹的曲调极其优美,唱的歌也娓娓动听,声音清雅。

    城里的人们非常喜欢听他弹琴唱歌,每次来都给他带来不少食物,吃也吃不完。

    城里其他乞丐都来依附他,靠他弹琴而得到食物。

    这个城市隶属“梨师跋国”,国王就住在城里。国王有座大果园,种着许多果树。每年果子成熟时,总有许多鹦鹉飞来偷食,看果园的人,赶也赶不及,总有不少果子被鹦鹉啄坏。有一天,看守果园的人给国王送水果去。

    国王看见很多好水果都有鹦鹉啄食过的痕迹,十分生气,要治果园看守人的罪。

    看守人吓坏了,跪在地上恳求说:“实在是因为缺乏人手,忙不过来,所以让鹦鹉啄坏了果子。但求国王饶恕我这一次,我回去之后我马上寻找佣人,认真看守,再也不让鹦鹉啄坏果子。”

    国王听了之后,便饶了这个看守人。看守人从王宫走出来,赶紧到处寻找佣人,正好碰到善事在路边卖唱,他看善事挺忠厚老实的,便问道:“你能帮助我看管果园吗?如果你答应,我可以给你衣食工钱。”

    善事说:“我是个瞎子,怎么能看管果园呢?”

    看守人说:“这倒是没关系,你如果愿意看管果园,我有办法。我可以在果树枝头挂上许多细绳,再拴上一些铃铛。你就抓住绳头,只要听到有鹦鹉飞来,就抓住绳子一晃,那铃铛响了,鹦鹉也就吓跑了。”

    善事听了很高兴,说:“如果是这样的话,我能够做。”于是善事做起了看守果园的工作。

    再说恶事一个人回到国内。

    宝铠王见他独自回家,十分惊讶,忙问善事的消息。

    恶事装出一副悲伤的样子,说:“我们运气不好,装了太多财宝,船载不动,被风浪打翻了。哥哥、其他商人,还有满船的财宝,都被海水淹了。我抓住木板,拚命挣扎,才保住一条命。”

    国王与苏摩夫人听到这些话,犹如霹雳当头,顿时昏倒在地上。

    旁边的侍臣连忙用冷水把他们浇醒。

    国王与夫人号啕大哭,全宫上下以及大臣们,个个伤心万分。

    国王与夫人一边哭,一边骂恶事:“善事被海水溺死,你为什么不救他?他死了,你一个人有什么脸回来?你为什么不一起死掉?”

    全国百姓听到善事遇难的消息,回想起善事在世时,对百姓的体贴关怀,没有不伤心痛哭的。全国上下一片哀声,人人都像死了父母似的难受。

    善事当年养着一只大雁,他非常喜爱这只大雁,给它盖雁窝,天天亲自喂它。

    宝铠王回宫看到这只大雁,心中十分难受,抱着大雁的脖子哭着说:“善事十分喜欢你,现在他让大海淹死,再也回不来了。你去找一找,看看他的尸体在什么地方,回来告诉我。”说着,写了一封信绑在大雁的脖子上,解开绳索。

    大雁腾空而起,在天上转了几圈,向远方飞去。这只大雁四面八方地到处寻觅善事的下落。有一天,它正好飞到梨师跋国,听到国王的果园中有人在弹琴唱歌,认出正是善事的声音,连忙降落下来,声声鸣叫,喜不自胜。

    善事一听,知道是自己最喜爱的那只大雁,连忙把大雁抱在怀里。他从大雁脖子上,解下宝铠王的书信,可是自己眼睛已瞎,也不知信中写的到底是什么。他找来纸和笔,给父亲写了一封信,把自己离家后的经历,一一写明,说明自己现在什么地方,重新系在大雁脖子上。

    大雁拍拍翅膀,冲上蓝天,向宝铠王国都飞去。

    梨师跋王有一个女儿,长得端庄艳丽,世上少有。国王非常喜爱她,无论什么事,都不愿违背她的心愿。

    有一天,公主要到果园游玩,国王同意了。公主在果园中转来转去,一下就看到善事。只见善事头发蓬乱,满面污垢,两眼失明,衣服破烂,正坐在树丛间,心里十分同情他,便与善事交谈起来。在谈话的过程中,公主发现这个人满腹学问,很不一般,不禁对他产生了好感。

    吃饭的时候到了,梨师跋王派人叫公主回去吃饭。

    公主说:“让他们把饭送到果园来吧!我想在果园中吃饭。”

    仆人们就把饭菜送到果园中。

    公主对善事说:“我们一起吃吧!”

    善事回答:“我是一个乞丐,您是公主,我们怎么能一起吃饭呢?如果让国王知道了,他一定会惩罚我的。”

    公主却说:“你要是不肯吃,那我也不吃。”公主再三劝说,善事只好答应。

    从此以后,公主经常到果园来找善事,两人弹琴唱歌,吟诗游玩,渐渐产生了爱意。

    公主派人告诉国王:“我爱上了这个看园子的,想与他结婚。除他之外,无论什么样的王孙公子,我都不爱。希望父亲能满足我的心愿。”

    梨师跋王听来人这么说,十分生气。可是,公主从小娇生惯养,说一不二,梨师跋王不忍心违逆公主的意愿,心想:“真是前世作孽,生了这么个不孝顺的女儿!以前,宝铠王曾为他的大儿子善事太子聘求我的女儿,后来善事太子入海求宝,至今没有消息。她现在不愿意嫁给善事太子,却要嫁给一个乞丐,真是丢人现眼,我哪有脸见人呢?”虽然不愿意,他还是把这个乞丐接进王宫来,让他与女儿成亲。只是因为不喜欢这个女婿,所以始终没与他见面,也没有公开宣布这件事。

    善事与公主夫妻恩爱,生活得十分幸福。过了些日子,有几天公主有事,每天早晨就出去,直到晚上才回来。

    善事觉得奇怪,也有点生气,就对公主说:“你我已结为夫妇,你怎么天天早出晚归,是不是有二心了?”

    公主听出善事怀疑自己,分辩说:“我对你始终如一,毫无二心。”

    善事说:“这有谁可以作证呢?”

    公主发誓说:“老天爷可以证明,我绝对没有撒谎。这样吧!请老天爷做证,如果我的话句句为真,就让你的一只眼睛马上恢复光明。”

    公主的话声刚落,善事太子的一只眼睛马上恢复光明,能看到东西了。夫妻俩高兴极了。

    公主问善事:“你从来没有对我讲过你的身世,难道对我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请告诉我,你是哪个国家的人?父母住哪里?”

    善事说:“你听说过宝铠王吗?”

    公主说:“听说过啊!”

    善事说:“他就是我的父亲!你听说过他有个太子,名叫善事吗?”

    公主说:“听说过啊!”

    善事说:“那就是我啊!”

    公主吃惊地问:“你既然是善事太子,怎么会落到这种地步?”

    善事就把自己怎么入海求宝,怎么遭到恶事暗算的事,一五一十地讲给公主听。

    公主听了以后,深深地叹息道:“没想到你吃了这么多苦,没想到世界上还有恶事这样的坏人。”

    公主又问:“恶事这样暗算你,真是可恶至极!以后你如果抓住他,打算怎么处治?”

    善事说:“算了!我们毕竟是同父所生的兄弟,他虽然这样对待我,我还是决定宽恕他。”

    公主说:“我才不相信呢!他这样害你,你不恨他,还要宽恕他?”

    善事见公主不信,便发誓说:“老天爷在上,如果我刚才讲的全是真心话,就让我的另一只眼睛果然也恢复光明。”

    话声刚落,他的另一只眼睛也恢复光明。

    公主见善事两眼平复,炯炯有神,神情比以前更清秀、更威武,高兴得不得了,连忙跑到梨师跋王那儿,说:“父王!

    你认识宝铠王的儿子善事太子吗?”

    梨师跋王说:“我认识啊!怎么啦?”

    公主说:“您想见他吗?”

    梨师跋王说:“想见啊!他入海采宝,回来了吗?现在在哪儿?”

    公主叫道:“他就是我的丈夫啊!”

    梨师跋王不禁笑了起来:“你大概是神经错乱了吧!善事太子多么威武,而你的丈夫却是个要饭的瞎子,怎么能说他是善事太子呢!”

    公主说:“您不信,就亲自去看看嘛!”

    国王跟随公主来到善事太子处,仔细一看,果然是善事,不禁大吃一惊,浑身冒冷汗,连忙伏在善事面前,忏悔道:“我以前一点也不知道您就是善事太子,多有得罪,还请求太子宽恕!”原来梨师跋王正是宝铠王手下的五百个小国王之一。

    于是,梨师跋王秘密地把善事太子送到国界上,然后在国内发布公告:“善事太子入海采宝,已经回来了。”

    自与群臣一起到边界迎接。大家把善事迎回国都,大设宴席欢宴宾客,并当众宣布把公主嫁给善事太子为妻。

    梨师跋王又挑选了良辰吉日,把公主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为他们夫妻举办婚礼。

    再说大雁飞回宝铠王王宫,宝铠王看到善事太子的亲笔信,才知道善事还活在人间,并且知道了事情的整个经过,国王与夫人又高兴、又伤心、又生气。高兴是的,善事还活着;伤心是的,善事吃了这么多苦;生气的是,恶事竟然这么狼心狗肺,残害自己的亲哥哥。

    消息传出,宫廷内外都为善事健在而庆幸,没有人不切齿痛恨恶事的。

    宝铠王下令把恶事抓起来,关进监狱,又下了一道命令给梨师跋王:“太子在你的国家中吃尽辛苦,沦为乞丐,你为什么一声不吭,不向我报告?接到命令后,马上备车派人,亲自送太子回宫。如不服从命令,我将亲自前来问罪。”

    使者星夜把命令送给梨师跋王。

    梨师跋王接到命令,连忙给宝铠王写了一封回信说:“太子在本国受了种种委曲,实因我当时不知道真实情况,还请大王恕罪!现在太子的眼疾已经平复,我更将小女许配太子为妻。不日我将亲自送太子回宫,并当面赔罪。”

    善事对梨师跋王说:“那个牧牛人对我有恩,我很想念他,想和他见见面。

    希望您派人把他请来。”

    梨师跋王即刻派人把牧牛人请到王宫。

    善事说:“当年我眼睛被刺,全靠这个人给我治疗,供给我吃、供给我穿。

    他对我这么好,就如同我的父母,希望国王能报答他。”

    梨师跋王听说这个牧牛人,曾如此帮助善事,非常高兴,立刻赏给牧牛人许多珍贵的衣服、象、马、车、田地房屋、金银财宝、奴仆佣人,还把他放牧的那些牛也全部送给他。

    放牛人喜出望外,从此摆脱贫穷的生活。

    梨师跋王下令牵来五百头大象,用金银珍宝、各种绸缎装饰,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又赶造五百辆车子,也装饰完毕;又命令选五百个小伙子,做为太子的随从;选五百个美丽的姑娘,专门服侍公主。然后梨师跋王亲自率领群臣骑马乘车,护送前往。一路上鼓乐喧天,许多艺人围绕在队伍左右,又唱歌、又跳舞,大家都为太子终于安全回国而欢天喜地,拍手称庆。

    宝铠王接到梨师跋王的回信,知道善事的眼睛已经康复,又娶了梨师跋王的公主为妻,夫妻双双回国,就甭提有多高兴了,连忙下令召齐所有的王公、大臣,驾起车马,出发去迎接太子。

    两支欢天喜地的队伍,在半路上碰面了。善事远远地看见父母的车队,连忙下车,跑到父母面前,用头去碰父母的脚,给他们行礼。他的双亲也走下车来,大家拥抱在一起,悲喜交加,一时无言。

    旁边的王公大臣们,看到这个场面,个个为之感动。

    大略叙谈之后,大家又登上车辆回城。大队人马一路上敲锣鸣鼓、唱歌跳舞,兴高采烈地一直来到城门口。

    到了城门口,善事问父亲:“恶事弟弟现在什么地方?怎么没看见他?”

    宝铠王说:“这个十恶不赦的家伙,我再也不想见到他,已经把他关到牢里。”

    善事说:“快把他放出来吧!”

    宝铠王说:“他犯了这么大的罪,我正要处治他呢,怎么能放出来?”

    善事说:“放了他吧!如果您不马上放了他,我就不进城。”

    宝铠王拗不过儿子,只好下令把恶事放了。

    恶事来到父亲与哥哥面前,满面羞惭,跪下认罪。

    善事把他扶起来,安慰他,教他要改过自新。

    全城的百姓看到善事对残害他的恶事这么宽大,表现出如此坦荡的胸怀与仁慈的精神,都非常佩服。

    善事回到宫中,对恶事仍像以前那样仁慈可亲。他问恶事道:“你拿走的那颗旃陀摩尼宝珠呢?”

    恶事期期艾艾地说:“我把它藏在路边的土堆里。”

    善事说:“你赶快把它取回来。”

    恶事连忙跑到茂宝珠的地方,可是无论他怎么翻找,就是找不到。无奈,只好回到宫中报告说:“找不到宝珠。”

    善事大吃一惊,问道:“怎么会找不到呢?你好好回忆一下,到底藏在哪儿了?”

    恶事说:“我的确是藏在那儿的。”

    善事说:“你领我去,我们一起再好好找一下。”

    两人来到藏宝珠的地方,善事朝土堆随便一翻,一下就找到那颗光华四射的宝珠。

    两人又回到宫中,善事拿出五百颗宝珠,赠送给五百个小国王,每人一颗;又拿着旃陀摩尼珠说:“如果你真是一颗如意宝珠的话,请把我父母的座位,变成七宝之座,上面还要有七宝的蓬盖。”

    话音刚落,宝座、宝盖应声出现。

    太子又对宝珠说:“请让我父母的库藏,以及这些国王、大臣的库藏,都装满珍宝财物。”说罢,捧着宝珠向东、南、西、北四方揖拜。

    果然,所有的仓库都装满了财宝。

    太子又向诸臣说:“请你们向所有百姓宣布,七天之后,善事太子要让天上降下无数七宝及各种财物。”

    到了那天,太子香汤沐浴,竖立起一面大旗。他把宝珠顶在头上,穿着新衣,手执香炉向四方礼拜,口中说道:“如果你真是如意宝珠,请让天上降下百姓们所需要的一切。”

    祈愿刚毕,四方云雾掩至,然后一阵清风袭来,云散雾开,一切污秽肮脏的东西一扫而空,接着天上降下毛毛细雨,压下了地上的尘土,然后开始降下各种美味的食物,接着是五谷,然后是衣服,最后降下七宝,到处都积满一层厚厚的七宝。

    全国人民高兴极了,个个称颂不已,把各种珍宝看得像砖头瓦片一样,毫不稀罕。

    太子宣布道:“你们已经得到供生活所需的一切东西,什么也不缺乏了。如果你们感激老天所给予你们的这些恩情,希望大家从今以后,注意行善积德。”

    全南瞻部洲的人民,感念善事太子无量的布施,都用心勉励自己,听从太子的教导,从此个个行善积德,不干坏事,死了以后,都投生到天上。

    据《贤愚经》卷九《善事太子入海品》改编。参见《大正藏》第四卷第410页。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