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约公元141 ~208 年)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医学家。一名琢,字元化,沛国谯郡(今安徽省毫县)人,关于华佗的精湛医术,历史上流传着种种动人的传说,如他为三国蜀汉大将关云长刮骨疗毒的故事,老幼咸知;他编制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套医疗保健体操——五禽戏,一直流传至今;而他发明、运用中药麻醉剂——麻沸散,进行开腹手术的事迹,更成为一则千古流传,脍炙人口的美谈。在西晋陈寿撰著的《三国志。华佗传》和南朝宋。范晔所撰的《后汉书。华佗传》中,都有关于华佗用麻沸散进行开腹手术情况的详细描绘。《后汉书。华佗传》记载:华佗遇到病人“若疾发结于内,针药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即醉无所觉,因剖剖腹背,抽割积聚;若在肠胃,则断截湔洗,除去疾秽;既而缝合,敷以神膏,四五日创愈,一月之间皆平复。”从上述这段记载来看,华佗进行手术的过程大致与现代的外科手术过程相符合,即先用“麻沸散”对患者进行麻醉,然后才开腹进行手术,割掉病变的部分,再行缝合,最后敷以“神膏”并进行伤口包扎。华佗因此被后人誉为“中国医学史上外科的开山鼻祖”、“世界上最早发明麻醉术和首创开腹手术的医学家”,等等。
由于华佗是我国历史上的著名医学家,他运用“麻沸散”进行开腹手术的事迹,不但在中国医学史上有重大影响,而且在世界医学史上也有一定影响。但是,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于华佗究竟是不是首创开腹手术的医学家,却存在颇多的争议,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疑古派”与“信古派”这两大家。
“疑古派”认为:史书上有关华佗进行开腹手术的记载,不足为信,华佗并不是运用麻醉术进行开腹手术的首创者。这种观点由来已久。宋代学者叶梦得在《玉涧丛书》中就说过:“此(指剖腹手术)决无之理!人之所以为人者以形,而形之所生者以气也。……腹背肠胃既已破裂断坏,则气何由舍?安有如是而复生者乎?审佗能此,则凡受支解之刑者,皆可使生!”现代著名学者陈寅恪在《寒柳堂集》中也说:“断肠破腹,数日即差(痊愈),揆以学术进化之史迹,当时恐难臻此。”他还认为:所传华佗行剖腹术之事,很可能是古时民间比附印度的一个神话。因为据印度一部古代经书记载:印度古代有一名叫耆域的“神医”,会劈开脑袋“除诸虫”和剖开肚皮“扭转肝脏”。印度的佛教在华佗时代已经传入中国,因此这个神话也可能就随之而来,进而被民间加到当时称为“神医”的华佗身上了。万方在《医史研究三议》(载《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0年第1 期)一文中认为:华佗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和使用麻醉药进行剖腹手术的说法与历史事实不符。据苏联彼得罗夫主编的《医学史》一书记载:早在奴隶制时期的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希腊医学中,就可以看到当时的医生应用植物作麻醉药,其中用曼陀罗花作为外科手术的主要麻醉药,达一个世纪之久。关于剖腹术,在古代印度的佛经中也有许多记载,如《耆女耆域因缘经》中就记有:耆域从阿提梨宾迦罗学医,认识了很多药物。他精研解剖学,并能治疗人体脏腑中的各种疾患,如他剖开耆弥长者的腹腔治愈了他的肠胃疾病;还剖开因骑马堕地而将死的男子腹腔,为其行肝脏复位术,等等。可见,在华佗的麻醉术和剖腹术之前,古代印度就己有之。
“信古派”认为:华佗首创开腹手术的史料记载是可信的。持这一观点的学者比较多,如俞慎初在《中国医学简史》一书中,曾时新在《杏林拾翠》一书中,杜石然等主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稿》和黄桦的《关于华佗首创剖腹手术的异议质疑》(载《中华医史杂志》1983年第4 期)都作如是观。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