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意见认为:《佛说国王五人经》中的机关人故事,是译者竺法护来华之后,为了弘法的方便,汲取了《列子》中僵师故事渲染而成的。此说受到批驳说:佛经中出现伪品,确属事实,著名佛学家吕微先生在其编注的《新编汉文大藏经目录》中的附疑伪目中,仅经、密二藏即有伪经二十四部七十卷之多,但伪造的目的,或由于封建帝王为护维并巩固其统治(如武则天的《大云经》),或农民起义领袖为号召群众扩大队伍(如《弥勒现生经》),也有外道为迷蒙信众(如《高王经》)等等,但这些伪造目的对竺法护来说,都不能对号入座。稽诸历史,竺法护法师,音译昙摩罗刹,原籍月氏,世居敦煌郡(今甘肃敦煌),幼年即从师游历西域各国,精通各地语言,在当地声望极隆。晋武帝泰始二年(公元266 年)至愍帝建始元年(公元313 年)
先后在长安、洛阳等地悉心翻译佛经,备受朝野钦敬,是历史上著名的高僧和翻译家。他戒行精严,于戒律丝毫无犯,决不敢违犯妄语根本大戒而伪造经文的。专家们曾考证过他生平翻译的175 部佛经,译笔谨严,完全忠实原经,绝无杜撰虚构的痕迹,因之工匠故事伪造之说,不攻而自破。
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列子》是承袭佛经而敷演成僵师故事的。据考证,《列子》是战国人列御寇所作,早已佚亡。传世的《列子》是与竺法护同时的西晋人张湛编纂的。张把已作托名列御寇所著,出发点已不纯正,其内容大都是抄录先秦的某些材料而成,有的还显然受到佛家思想的影响,因之可以断定偃师故事是承袭佛经而来。由于今本《列子》辞藻华丽,其大部分内容反映了魏晋时期门阀士族地主阶级的腐化颓废世界观,因此在今天仍有一定的史料和文学价值。也有学者以审慎的态度说,以上两说,仅是主观的分析猜测之说,缺乏客观的事实根据。由于印度政治形势的变化,佛教在印度早已衰败,梵文佛经丧失殆尽,今天已无从看到《佛说国王五人经》的梵文版本,而古本《列子》也因失佚而难窥其貌,所以究竟是谁承袭于谁,不必早作结论。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不断扩展和藏学研究的深入进展,可能在东南亚各国和藏文佛经中发现《佛说国王五人经》,到那时谁承袭谁以及谁是机器人的首创者即可不辩而自明,这是要仰仗佛教和历史考古界的共同努力的。
(董健身)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