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之谜:中国文化史500疑案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中国什么时候开始有文字?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也是人们交流思想的一种重要工具。它还是人类社会从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的一种极重要的标志,一个国家的文明史,往往是以其有文字开始来计算的。

    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大体有三种:苏马利亚人和巴比伦人的楔形文字;埃及的图画文字;中国的汉字。它们均由图画演进成为文字。那么中国文字究竟源始于何时呢?

    中国人对自己文字的起源,大概在战国时期就注意到了。《易。系辞》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郑樵在《六书略》的《赴一成文图》一文中,认为结绳是汉文字的起源。按其说即一切文字由“—”起,变而成丨、丿、è、、、Λ、冂、匚、□、○等,由此繁衍成一切象。清末王闿运也说:“结绳为绳形字母书。”但有不少人表示异议,结绳是上古用以记事的方法,差不多一切原始民族都曾用过。它即便是记事,也毕竟不能算是文字。这正如图腾和族徽都不能算作文字一样。

    也有些人认为中国文字源始于八卦。郑樵在《六书略。论便从》中云:“文字便从(通”纵“)不便横,坎、离、坤衡卦也,以之为字则必从,故三必从而后成水,三必从而后成火,三必从而后成巛。”此外,尚有“河图,洛书演进为文字说”。

    中国古代最通行之说是仓(又写成苍)颉造字,这至少到战国末年已经在广大学者中流传。《吕氏春秋。君守篇》中言:“仓颉作书”;《韩非子。五蠹篇》亦言:“古者仓颌之作书,自环者谓之‘厶’(即‘私’字),背‘厶’谓之‘公’。公私之相背也,乃苍颉固以知之矣。”《荀子解蔽》则云:“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这里的“—”是“统一”的意思。那么仓颉是什么时代的人呢?司马迁、班固、韦诞、宋忠、傅玄都说是黄帝的史官;崔瑗、曹植、蔡邕、索靖讲是古代帝王;徐整说是在神农、黄帝之间,谯周认为在炎帝之世;卫氏云当在庖牺苍帝时代。仓颉造字说以后越讲越神,据《淮南子》载,仓颉造字以后,天上落下小米,鬼在夜里啼哭。当时一起造字的还有史皇、沮诵等人。东汉著名的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讲:“仓颉之初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寝多也。”据他的看法,书写便是文字,仓颉系最初造字者。到了唐代,释道世撰的《法苑珠林》更将其讲得神乎其神。《法苑珠林》卷十五上曰:“昔造书之主,凡有三人,长名曰梵,其书右行。次曰佉卢,其书左行。少者仓颉,其书下行。梵、佉卢属于天竺,黄史仓颉在于中夏。梵、佉卢取法于净天,仓颉因华于鸟迹,文画诚异,传理则同矣。”

    不过还有人说“仓颉”一名,即契、刻等字一声之转。古人音书契,盖古文字是用刀刻非用笔写,因名契刻之人曰仓颉云云。还有些人则认为中国最早的文字当是今立于浙江绍兴禹王庙内的一块《岣嵝碑》刻文。此碑上约有70余字。相传夏禹治水成功,在会稽(今绍兴)山下会师稽功,刻石以纪其事,此就是《岣嵝碑》。碑上文字有人讲大约有几个可猜识;但也有人说此石系明代翻刻而立,是伪作。既是伪作,文字年代自然当疑了。

    一般说来,文字的发展有一个从多头到单头,从简单到复杂再到简单,从表形至表音的过程。因此有不少人提出,中国的文字是由劳动人民集体创造,经“巫”和“史”整理并发展而成的。至于“巫”和“史”又是什么人呢?这又有各种不同的猜测。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