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合著说”,就是共同著作,一人署名。此说最初见于上海《申报》1932年5 月27日所载访问马相伯的一篇谈话,“讲到《马氏文通》,是吾弟眉叔经二十年长期的记录,与我切磋而成的,但所发表的只是十分之二。
《马氏文通》虽是一部古今特别之书,但还够不上称是文规,只称是造句法而已“(《九三老人马相伯记录》)。此后,张若谷等走访马相伯,在谈及《马氏文通》也大致宗此说,由此在三十年代先后诞生的”马相伯事迹“,多有称该书为两人合著:1898年,”先生与眉叔(按,马建忠字)合著《马氏文通》十卷脱稿“。
(张若谷编著《马相伯先生年谱》)
“是年冬,先生与弟积二十年而成之《马氏文通》前六卷初版行世;先生爱弟才华,令独署其名”,“翌年冬,后四卷亦付梓。”(方宗垣《马相伯先生事略》转引方豪编《马相伯先生文集》)
“《马氏文通》一书,以西洋文化释中国古籍发凡起例,理顺冰释,所诣在王氏《经传释词》、刘氏《助词辨略》以上,实先生与眉叔共成之,而卷端未尝署名,盖先生欲奖成眉叔先生,不愿分其盛誉也”。(钱智修《马相伯先生九八岁年谱》,《中央日报》1938年5 月16日)
值得注意的是该书无论是称马相伯一人实作或他与马建忠合作,但都署名是马建忠,此处,出自诸家所述的马相伯让誉与乃弟动机却是大相径庭,有称是“神父出家人,不愿出名”,有称是“爱弟才华”或“不愿分其盛誉”,孰是孰非,尚待考信,而更有意思的是,无论是一人著或两人合著,都是出自马相伯之口,旁人都是以此为自己著作作依据的,须知当时之马相伯,虽然年过九十,但思维清晰,记忆颇强,且他的道德风貌,堪属上品,那末他却因何说法不一呢?
(盛巽昌)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