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王思仁《登泰山记》:“考元君之始,黄帝封岱,遣七女,云冠羽衣,迎昆仑真人,元君其一也。”
第三种说法:凡女修仙得道。
《道藏。玉女卷》:汉明帝时西牛国孙宁府奉符县善士石守道妻金氏,中元七年甲子四月十八日子时生女,名玉叶,貌端而性颍,三岁解人伦,七岁辄闻法,尝礼西王母,十四岁忽感母教,欲入山,得曹仙长指,入天空山黄花洞修焉,天空盖泰山。“
笔者认为,以上几说均荒诞不经,多为臆造的神话、仙话,宣传宿命论,轮回报应,欺骗和愚弄人民。东汉时,原始的自然神崇拜与神仙家、方术家、道家的思想互相融合影响,出现了天、地、山、川等自然神有子有女的观念,以后的道教吸收了这种信仰,认为名山必有天仙玉女。据宋末元初马端临《文献通考。郊社考》记载,宋时,宋真宗和王钦若喜欢装神弄鬼,在泰山导演了“降天书,行封禅”的闹剧,封禅之余,借泰山有女的怪异传说,大搞造神活动,请出女神,以适应皇权的需要,同时也迎合了广大劳动人民祈求温饱安定、延续宗嗣、消灾免难等最低微的生活愿望。正如《东岳碧霞宫碑》中说:“齐鲁道中,顶斋戒弥陀者闻数千里,策敝足茧而犹不休,问之,曰:”有事于碧霞。‘问故,曰:“元君能为众生造福如其愿。’贫者愿富,疾者愿安,耕者愿岁,贾者愿息,祈生者愿年,未子者愿嗣。子为亲愿,弟为兄愿,亲戚交厚,靡不交相愿,而神亦靡诚弗愿。”泰山女神正是在这样的封建社会中借助于传说发展起来的。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泰山女神肇始于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女神崇拜,进入父系社会以后,特别是封建社会中,泰山已成为封建帝王封天禅地的圣地,当然不允许这样一位女性来当山神爷,东岳大帝地位上升,但泰山女神的神话仍在流传,沉重的封建压迫和自然灾害使广大人民苦不聊生,于是,泰山女神便成了慰贴他们痛苦心灵的“慈母”,得到成千上万人的顶礼膜拜。
泰山女神到底是何所神耶?揭开这个历史文化之谜,不仅有助于了解民族文化的历史,戳穿宗教家编造的鬼话和封建统治阶级以神道设教的骗局,而且对挖掘净化这位女神身上积淀的宝贵民间文化遗产,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从以上介绍的泰山女神的诸种说法中,君以为哪一种答案比较接近真实?
(吕大明)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