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之谜:中国文化史500疑案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屈肢葬是一种什么葬仪?(2/2)
    这样,就出现一个问题,即中国的屈肢葬是自发产生的,还是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有人认为,中国的屈肢葬包括仰韶期的与战国时代的,当是受外来风俗的影响,它的出现与发达很有受南俄方面影响的可能。这个解释或许有道理,因为对文化发展来说,传播的作用确实要比独立发明大得多。可是在严重缺乏物证时,我们宁可取各自独立发明的说法,或者用“趋同作用”来解释。

    另一种解释直率地主张,屈肢葬俗无疑应属于秦国自身的文化传统。理由是:春秋战国秦墓与西周墓或中原地区东周墓在葬俗上差异很大。秦墓中流行蜷曲特甚的西首葬俗,西周墓中流行直肢北首葬俗,中原地区东周墓中葬俗比较复杂,春秋时代直肢葬较多,屈肢葬较少,战国时则屈肢葬数量上有所增加,但像关中秦墓中蜷曲特甚的则很少。这种意见对于理解秦文化是有帮助的,然而,遗憾的是仍不足以说明中国广大地区乃至世界部分地区屈肢葬之间的相互关系。除上述之外,关于屈肢葬意义的猜测向来也为这方面的学者所感兴趣,且分歧也最大。一种意见认为屈肢葬是希图在墓地内节省地方或节省人力,使尸体屈肢则所占的墓圹便可缩小。另一种猜测以为屈肢合乎休息或睡眠的自然姿态。现代民族学的资料也有这种记载:木里藏族自治县的普米族的葬俗就是将尸体捆缚成蹲坐状放置屋门侧边,围绕尸体垒成圆拱状并用泥巴涂抹起来以防臭气四溢,在墓顶插入一根圆竹,顶端通往屋顶以外,使臭气顺着竹筒向屋外消散,侍尸体腐烂后,始将遗骨埋葬。这表明生者希望死者能像生前一样,采取屈肢这种合乎休息或睡眠的自然姿态。第三种猜测是从宗教学观点出发,认为生者将死者用绳索捆绑起来,是为了阻止死者灵魂出走,向生人作祟。第四种意见认为古人可能根据对暴死、难产而死或其他死于非命现象的观察,觉得屈肢的姿态像胎儿在胎胞内的样子,象征着人死后又回到他们所生的胎胞里面去。

    对于上述4 种解释,或以为纯属臆断,特别是第四种说法完全是把现代解剖学对胎儿姿态的观察与古代的屈肢葬硬扯在一起,古代的医学水平显然不能达到这样的高度。有的虽然主张屈肢葬特别是秦国的屈肢葬只能是殉葬奴隶的葬仪,但又感到这种解释并不能对中原地区和其他地区的屈肢葬“都给以合理的说明”。古人已逝,不能起而复生。屈肢葬的真相只能任凭后来诸君施展想像的翅膀来揭开了。

    (勇木)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