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之谜:中国文化史500疑案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北京古城墙为何独缺西北角?(2/2)

    有的历史学家、考古工作者研究后认为:元时大都的北城墙,在现今德胜门和安定门以北五里处,至今遗迹还在。令人注目的是,它的西北角并无异常,是呈直角的。明代重修北京城时,为了便于防守,遂放弃了北部城区,在原城墙南五里处另筑新墙。新筑的北城墙西段穿过旧日积水潭最狭窄的地方,然后转向西南,把积水潭的西端隔在城外,于是西北角就成了一个斜角。

    明初时,积水潭的水远比现在要深得多,面积也大得多。为了城墙的坚固和建筑的需要,城墙依地形而呈抹角是合乎情理的。所以,这种观点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近年,一些地质工作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们在研究卫星照片时发现,紧贴着城墙西北角的外侧,正巧有一条断裂平行于城墙通过,他们称这条断裂为车公庄,即德胜门断裂。另外,在抹角的外侧,卫星照片上隐约可见到直角的影象,这可能就是古老墙基的影象。据此,一些地质工作者提出了这样一种设想:城墙西北角最初修筑时很可能也是建成直角的,但这样一来,城墙西北角正好斜跨断裂。由于地基建在断裂破碎带上,而断裂很可能还有一些微弱的活动性,城墙的坚固性就大大减弱了。也许是因为多次倒塌,后来才改建成现在这种抹角式的城墙。这样,城墙也就巧妙地避开了断裂而能峙立长久了。

    由于古籍、史书上没有这方面的确切记载,有的说法难免传说色彩太浓,因此,我们还不能肯定那一种是符合事实的,无疑还须我们作进一步的探索和分析、研究,以找到问题的全部答案。

    (俞奭勋)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