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之谜:中国文化史500疑案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古代读书人为何信奉“魁星爷”?(2/2)
    旁有斗,益失之诬,而世之见魁星者,往往作是状,可谓缘心生象,信不谬也。“原来,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二十八宿中的奎星在古代早有”奎宿司文章优劣“的传说,后来不知怎样被人把”奎“变成”魁“,可能是同音之故,再而又有人把”魁星“形象化,依照这个”魁“字塑造出一只相貌狰狞麻面的鬼,鬼字的脚一长一短,便把这鬼怪塑成跛了一脚,而魁旁有个斗字,也就使这鬼怪踢斗,于是,”魁星爷“的神像便”无中生有“地出现了。很久以来,魁星即被奉为文章之府,皆因奎星屈曲之象,其神像乃一鬼立于鳌头之上,向后举一足,一手捧斗,一手执笔,象征着圈点金榜有名的士子的姓名。民间以”奎星点斗,独占鳌头“来比喻科场考试顺利,榜上有名。更有甚者,竟替”魁星“选了七月七日作为他的生日。于是,古代的读书人每逢七月七日,就要拜魁星,甚至八月中秋、九月重阳,也要向他拜一拜,以求得神的保佑。

    还有的学者认为,“魁星爷”并不是操点写状元之权的“神”,“魁星”的被创造,可能与科举放榜的方式有关。高中的前五名叫做“五魁”,当时将考试成绩填榜时,是拆一名、唱一名、填一名的,先从第六名开始,直至填到第十名“孙山”;然后再揭晓前五名,这高中的前五名叫做“五魁”,填“五魁”时是由第五名开始的,一直倒填到第一名“魁首”即状元。这“五魁”、“魁首”的“魁”,也就会使人联想起二十八宿的“奎星”,又把“奎星”误作了“魁星”,就这样荒唐地搞出了一个“魁星爷”来。

    不管哪一种说法合理,“魁星爷”无疑是一些热衷于科举功名的读书人搞出来的把戏。古时读书人上京会试,应者无数,而中者毕竟一人而已,因而谁都想求得神灵一助,帮其获得功名利禄。这既反映了科场应试的艰辛,也说明了古时读书人的迂腐和无奈。

    (俞奭勋)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