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之谜:中国文化史500疑案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山鬼”是鬼还是人?
    战国时代楚国伟大诗人屈原曾写过一首题为《山鬼》的诗。诗人笔下的山鬼,没有狰狞的容貌,没有恶意的动作,它眼含情,脸常笑;想与人亲近,又犹犹豫豫,疑心重重;它生在深山野林,喝泉水,栖树林。二千多年来,人们一直提出疑问:“山鬼”究竟是什么?

    对于山鬼,曾有过各种不同的解释,一种是山神说。张泉英在《屈原赋译释》中认为,山鬼即山神。郭沫若在《屈原赋今译》中认为,山鬼是失恋的女神。一种是山鬼说。程嘉哲在《九歌新注》中认为,它是丛葬山中的鬼魂。还有一种是山怪说。东汉王逸认为,山鬼是一种山上的怪物。今天则有人认为是一种人形动物猩猩。

    山鬼是鬼吗?不是的。明朝学者王夫之云:“此盖深山所产之物类,亦胎化而生,非鬼也”。他认为,照屈原的诗歌看,山鬼“若有人”是“仿佛似人”;山鬼“然疑作”是“且然且疑,不知其所在也”;山鬼“又宜笑”、“善窈窕”是“多技而媚人”。照此看来,如何是鬼?那么,山鬼是什么呢?

    王夫之认为,“旧说以为夔,枭阳之类。是也。……盖依木以蔽形,或谓之木客,或谓之(读如霄),今楚人有所谓魈者”。就是说,山鬼又叫木客、枭阳、、魈,总之不是鬼。

    山鬼是猩猩吗?不是。现代世界上能直立的动物一共只有五种,即人和他们的近亲黑猩猩、大猩狸、长臂猿与猩猩。中国古代也确实有过猩猩,例如《后汉书。西南夷传》记载,“哀牢出猩猩”。但是,没有记载过长江一带有过猩猩。而且,古代人已认识猩猩。《周书》上记载,“猩猩状如黄狗而人面,头如雄鸡”。这是指猩猩头上红色的瘤状隆起组织。还记载猩猩胖而矮,“伏行”。因此,不大可能把猩猩称为山鬼。而且,从诗中描写的性状看,也不像是猩猩。猩猩并不是“含睇”、“宜笑”的动物。

    那么,山鬼究竟是什么呢?现代人类学家刘民壮、黄万新等认为,山鬼可能是一种尚未发现的人形动物,俗称野人。

    “山鬼”出没的地方,正好是古代的楚地,特别是屈原的故乡秭归附近。楚地就在今湖北一带,秭归离著名的原始森林区——神农架很近。神农架地区山高林深,藤蔓交错,人迹罕至。多少年来,那里就盛传着野人的传说,清朝杨廷烈在《房县志》中说,“房山高险幽远,石洞如房,多毛人,长丈余,遍体生毛,时出啮人鸡犬,拒者必遭攫搏。以枪炮击之不能伤”。“毛人”也许就是山鬼,它的智力较高,加之清代枪炮性能较差,瞄准不太准确,因此不易伤它。又据《房县志》记载,“房陵有猎人善射,矢无虚发,一日遇猴,凡七十余发,皆不能中。猴乃举手长揖而去。因弃弓不复猎”。这里的“猴”似乎也是野人,因为猴没有如此高的智力。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