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武,字长卿,是我国春秋时代的齐国人。他是一位大军事家,曾以“兵法十三篇”进见吴王阖闾。《史记》上记载说:“阖闾知孙子能用兵,卒以为将。西破强楚,人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孙武认为“兵者国之大事”,只有“知己知彼”,才能做到“百战不殆”。所著《孙子兵法》一书,为我国最早最杰出的兵书,被世界公认为“兵学圣典”、“世界古代第一兵书”。他本人也被推崇为“东方兵学的鼻祖”。
他平时训练军队,从实战出发,要求非常严格。在《史记。孙武子列传》中记有:“吴王阖闾以妇女试兵,武子以王之爱姬为左右二队长,申令之后,二队长大笑,武子斩之。”他强调只有执行铁的纪律,才能训练出所向披靡的威武之师。关于他“演阵斩姬”的故事,一直广为流传,脍炙人口。
苏州,是吴国的故都,至今尚存孙武遗迹。孙武墓,据《越绝书》记载:“在巫门外大冢,去县十里。”又《后汉书》引《皇览》云:“在吴县东门外。“唐。陆广微《吴地记》也说:”平门西北二里,有吴偏将军孙武坟。“
直到清代嘉庆年间,孙星衍购得一榭园故址,改建为孙武子祠,地点在虎丘东山洪内。并曾作诗一首:“我家吴将高绝伦,功成不作霸国臣,春秋三传佚名姓,大冢却在吴东门……”解放后,又在虎丘东山孙武子祠废基之上,建起了一座孙武子亭,亭内耸立石碑一块,碑上镌有张爱萍将军题词:“孙子兵法,克敌制胜;娇娘习武,佳话流传”。以后,有人误把虎丘讹传为孙武训练女兵之所,考之史实,其实不确。
那末,历史上的孙武教场,究在何处?相传一处在枫桥寒山寺西南约三里的孙家桥。据同治《苏州府志》载:“孙武子宅在枫桥西南孙武子桥侧。”去当地考查:孙家桥现属横塘乡曙光村,方位系南北向。该桥原名孙武子桥,桥旁曾立有3 尺黄石一块,上刻“孙武子桥”四字。桥西有旗杆浜,亦为南北向,约长80多米,现已填没。先前,河边立有一排旗杆石,想当年孙武在此演阵习武,军旗飘扬,声威十分显赫。北边有一大片平地,相传就是操练兵马的大教场遗址,据当地老人回忆:以前这里矗立着三座高大的牌坊,气势雄浑,壮观异常。孙武为了便于操练兵马,教场就设在他的居宅附近。此处距离苏城不远,城内就有吴王的深宫内苑。作为拱卫苏州城西的军事屏障,倒也很有可能。
另一处,则在今吴县胥口乡的蒋墩,当地尚有教场山、二妃庙和二妃墓等遗址。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