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二郎说。李冰为秦蜀守,治理都江堰,功德绵延千年,这在《史记》等书都有记载。但史书均无记述他治水颇仗儿子相助的。《风俗通》始有李冰斗江神故事。《独醒杂志》称李冰为灌口二郎。似此二郎原系为李冰造型,故蜀中民间多有李冰变体斗水怪的传说。此说最早见自《朱子语类》:“蜀中灌口二郎庙,当是因李冰开凿离堆有功立庙,今来现许多灵怪,乃是他第二儿子”。按,灌江口二王庙,初建于南齐年间,仅祀李冰,当时称崇德庙。
南宋时增塑二郎于前殿。公元1727年(清雍正五年),赠封李冰为“敷泽兴济通佑王,其子二郎为承绩广惠显英王,以故呼为二王庙”(《增修灌县志》卷十三)。此后李冰二郎故事渐多。《都江堰功小传》称:“二郎为李冰仲子,喜驰猎,与其友七人斩蛟。又假饰美女,就婚孽鳞,以人祠劝酒”。此间所称“其友七人”,即“梅山七圣”。《灌县文徵。李冰父子治水记》载,“二郎喜驰猎之事,奉父命而斩蛟,其友七人实助之,世传梅山七圣”。现在灌县二王庙小戏台横额留有清初木刻“二郎偕梅山七圣助李冰斗犀图”,此中二郎倒持三尖两刃刀,前后跟随有猎犬,相从七人形状古怪,当系“七圣”。二郎因为有佐父治水大功,在他被奉祀后,顺理成章就嬗化为“二郎神”了。
杨戬说。通常称二郎神为杨戬。这当是明人神魔小说《封神演义》和《西游记》两书塑造有杨戬形象,而戏剧评话中的杨戬亦因之而具有特异功能。许仲琳《封神演义》说他是玉鼎真人的徒弟,有九转玄功之奇术,三只眼,带哮天犬,使一柄三尖两刃刀,辅佐姜子牙兴周灭纣,在革命成功后成圣。吴承恩的《西游记》与《封神演义》是同一形象,稍异的是它予后者说的“梅山七怪”,换成了“梅山六兄弟”。这个杨戬,不见于他,仅《西游记》称他是“显圣二郎真君,见居灌洲灌江口”。他自称是“玉帝外甥,敕封昭惠灵显王二郎是也”。而孙悟空却点出他的底细,“我记得当年玉帝妹子思凡下界,配合杨君,生一男子,曾使斧劈桃山的”(第六回)。此处的杨戬,是在玉皇大帝神仙贵族的血缘圈里,兼之武艺出众,法术高明,更是与众不同了,灌江口的二郎神庙竟被说成是杨戬的家庙。大概从元明始,“二郎神”开始移植于杜撰的杨戬名下。明初话本《勘靴儿》(后即嬗变为话本《醒世恒言》卷十三《勘皮靴单证二郎神》)即记有二郎神杨戬的专祠。现在台湾就有两处专祠“杨戬仙师”的二郎神庙,一系云林九天宫,一系新竹救世宫,庙中所供杨戬造像,皆循《封神》、《西游》模式塑建的。
也有人说,此二郎神取名杨戬者,源系北宋权宦杨戬,“或谓神之杨戬系由人之杨戬附会而来,以杨戬宦者,宋徽宗时人,陆游则宋高宗时人,生年与之相去不远,已记其虾蟆变化之异,则明清传说之附会固其宜也。”(袁珂《中国神话传说词典》)此处所谓“虾蟆变”,系陆游《老学庵笔记》说杨戬系虾蟆精故事。权宦杨戬何以嬗化为二郎神杨戬姓氏不清楚,也许是一个谜。但权宦杨戬,系北宋末年列名“六贼”,一则误国殃民,坏事做尽,二则此人系宦官;而无论是神或仙,无有生理缺陷的。生殖机能不全的不是完人,他是不能进仙班的。这个杨戬按传统文化界定,他死后必下阿鼻地狱,当然不可能为后人借用为二郎神姓氏而供奉了的。
但是,杨戬定位为二郎神,经过《封神》、《西游记》的传播功能,己为人们认可,“神魔小说《封神榜》中那个长着三只眼的神通广大的杨戬就是这个‘灌口二郎神’。李冰的儿子为什么又姓了杨呢?这个谁也说不清楚。”(山东大学《杜甫全集》校注组《仿古学诗万里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研究民间文学多年的冯沅君也说,“灌口二郎本有李杨二说,然元(或明)剧中关于二郎神的几本,应该都以杨二郎为注脚”,“《中国的水神》第二章记灌县流行的灌口二郎神故事。这个二郎究竟姓什么,作者未明言,但看最后助二郎擒获孽龙的是观音大士,可知道这个灌口二郎应该是和《西天取经》(按,系元吴昌龄作杂剧)及《西游记》所说的为一而非二,换言之,他应该是杨二郎”(《中国古典戏剧研究》,台湾学艺出版社,1989年)。
二郎神之说可谓久矣,它是如何最后归宗于姓杨的,看来还得要作深入的考查。
(盛巽昌)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