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之谜:中国文化史500疑案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杨家将中的孟良是否确有其人?
    杨家将的故事一直为我国人民律津乐道,有关这些故事的戏曲也久演不绝,杨家将在人们心目中是大忠大孝、为国捐躯的典型象征,但是有关杨家将故事、戏曲的人物,由于历代人们的艺术加工,往往与史实不符,有些人物不见史载经传,很有可能是艺术虚构的产物。

    孟良在杨家将戏曲中,是个武将,他性格豪爽,为人憨直侠义,随主帅杨延昭出生入死,立下汗马功劳,可是在《宋史》中并无此人记载,因而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个艺术虚构的人物。

    1988年,河北省赞皇县马村发现一块宋代孟良墓志,一家报纸以《孟良确有其人》的醒目标题,报道了发现墓志的经过。

    发表《孟良确有其人》通讯的这家报纸无疑将此作为一个重大发现,用以推翻过去人们普遍认为孟良是个虚构人物的观点,文章说:“赞皇县在文物普查中,发现宋代孟良墓志一方……经反复辨认,证实宋代孟良确有其人,祖籍今河北省赞皇县南邢郭乡北马村。据墓志记载,孟良曾授朝散郎守殿中丞之职,致仕骑都尉,朝廷赐予绯银鱼袋。他于宋熙宁八年去世,享年81岁,妻子韩氏73岁,先于治平初年去世,遗有三男五女八孙。孟良墓志由其第六孙孝成撰文并书写。据查,骑都尉是四品之官,实属勋官之一。史册不载孟良其人,可能另有原因,有待进一步考证。“

    对于这一“发现”,也有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有人撰文提出,要把赞皇县的孟良和杨家将中挥舞双斧的红面大将孟良扯在一起,还需要进一步考证。朱文提出,杨家将中的孟良,是一员武将,镇守边关,那么赞皇县孟良生前授朝散郎守殿中丞致仕骑都尉,赐绯银鱼袋,是何官职呢?朝散郎属于散官,在宋时属一种徒有其名而无固定职事的官阶,散官分文、武散官两种。文散官二十九阶。朝散郎列文官阶内,属第二十阶。殿中丞,是朝廷内的职事官,或称殿内职官,也是文臣京官,正六品上,崇宁以后升为从五品上。宋代的殿中丞,相当于清朝内务府的堂郎中主事,是办理文事庶务的官员。守是古代官制中的专用词。凡官阶低而所掌官职高的称“守”。赞皇县的孟良所授朝散郎为从七品上,而担任的殿中丞为正六品,因此就用“守”某职。至于骑都尉,属于勋官,从五品。这是授给有功者的官号,也是一种荣誉称号,宋代规定,凡京官五品以上赐鱼袋,孟良授勋官阶正好够上赐绯银鱼袋。朱启新认为,赞皇县的孟良一直在京都朝廷内供职,并且干到退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文官。像这样的京官,人数极多,事迹也不出色,文才又不超群,史册上当然不会为他们记上一笔。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