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实录”,值得怀疑。但是,清人管世铭《读雪山房唐诗钞》的记载,不仅有李益,而且把略早于卢纶、钱起的刘长卿也列入“十才子”。这样“十才子”便是卢纶、韩侂、刘长卿、钱起、郎士元、皇甫曾、李嘉祐、李益、李端、司空曙等十人了。显然,胡应麟那条理由又被否定了。因为管世铭所举10人有的年龄差距很大,如刘长卿比李益大近40岁,他们之间哪里谈得上“游从”、“倡和”?
真是旧案未决,新疑又生。这纷杂的异说给今人研究唐诗发展添了不少麻烦。若以《新唐书》为据,那李益、皇甫曾等在当时颇有才名,却被排斥在外了,而苗发、夏侯审的诗名并不甚著,未可与诸子相提并论。如果以江邻几之说为证,那彼时皇甫兄弟齐名,似乎不应有皇甫曾而无皇甫冉,且韩侂同时盛名却又没有提及。若说名望,李益、刘长卿当在所列,但考交游,则又难以牵合。因此,现今流行的文学史,只得毫无理由地选择一说,几句带过。如社科院文研所的《中国文学史》,采用管世铭一说,列出“十才子”,而在论述时却把刘长卿与韦应物并论。游国恩等的《中国文学史》,则承《新唐书》一说,把李益与“十才子”并提。两书对“十才子”都没加以辨析,所举代表也只是没有争论的卢纶、钱起,而对于其他成员的思想经历和创作情况并无介绍和评述。这难道是学者们的疏忽?抑或是不值一提呢?揆其原因,恐怕是诸说纷杂,无以论断,只好无可奈何地一笔带过,以致留下了由待后人揭晓的谜面:“大历十才子”究竟是哪10人?(正耀)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