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从各个侧面渲染蜀道之难的悲凉气氛。尤其是结尾则重在写造成蜀道之难的人为因素。如那些“磨牙吮血”、“杀人如麻”的“猛虎”和“长蛇”等,这就把它的主题表露无遗。
还有人认为,李白写作《蜀道难》,旨在讽刺当时的社会现实,是“对时弊的无情揭露和辛辣讽刺”。他们又有两种看法。一是仍力主规谏唐玄宗的旧说,但由于和史实明显不符,并不为人所重视。二是提出了此诗“表现了诗人对唐帝国命运的关心”的新观点。因为诗中除写蜀道山川之险阻外,也写到了蜀地的地方势力可以任意凭险割据一方为非作歹,其中实凝聚着李白对当时社会现实的观察和体验,并为封建王朝的前途而担忧的心情。联系李白在长安的生活遭遇以及后来被迫离开长安的事实看,他惊叹蜀道之难,本是在惊叹当时极为黑暗的封建社会中世道的艰难,而通过极言山川的险恶,意在讽谕朝政的和奸臣专权下做个正直人的艰难。诗中描写的一片愁云惨雾和极其恐怖的景象,“恰恰是危机四伏的唐王朝黑暗社会现实的缩影”。
(张兵)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