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古言难合,年高势最孤。
盛朝礼乐备,无处用真儒。
由此可见林知既是隐遁修炼的道家,又是礼乐道古的儒生。他出身官宦世家,儿子林传也曾知长乐县,自己却筑“望江书室”于灵源山巅,如当时惠安主簿林迥所感叹的“万卷诗书一布衣”,其主要原因是与当政者“言难合”。他曾经一度想人世兼济,先是修治“烟浦埭”,熙宁间“尝诣阙,上书论时政”。而林外,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官场进取和山林隐遁的矛盾,“药炉丹灶旧生涯”的怀恋,潇爽不羁的浪漫气派,都是有家学渊源的。
林外的宦迹极少记载。据《莆田县志》和晋江《马平林氏族谱》可知他于乾道四年“新知”兴化县,且任期很短。
林外的著作《懒窝类稿》久已不传,他的诗词也基本佚失,除上引的两三首外,《闽中名胜诗》还保留了一首七绝《云盖峰》:一峰特立出尘寰,自古相传云盖山。
不是云来盖山顶,却缘峰峭立云间。
对温陵(泉州古称)文学史研究有年的泉州师专中文科汤兴中副教授在《泉南诗人林外考略》(《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85年第1 期)一文中,以诸多证据把《题临安邸》与泉南诗人林外联系起来考察,认为旅邸题询,符合林外垂虹题桥,旗亭、滩驿题壁的习惯;诗中对南宋群相偏安纵逸的不满,在《洞仙歌》里亦有流露:“叹来今往古,物换人非,天地里,唯有江山不老”,“一剑横空几番过?按玉龙嘶未断”,思绪相符;诗寓深意于洒脱,隐讽嘲于赏悦,“词翰潇爽,诙谲不羁”,风格接近。因此,这首诗的作者,较之其他,极可能是上舍生林外。汤兴中的研究,对于解开这一千年悬案,无疑是非常有益和值得重视的。(林振礼)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