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之谜:中国文化史500疑案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清初“太后下嫁”是否确有其事?(2/2)
    以其定鼎功勋桌著,无可进爵,乃以“皇父”为封。“皇父”之于皇帝仍为臣下,非太上皇可比。又“皇父摄政王”满文为haniama ,直译为“汗(君)的父王”,而满族旧俗向有呼尊者为父之例,多尔衮前封之“皇叔父摄政王”满文为haniccikeama,直译为“汗(君)的叔父父王”,其中也用了ama (父亲)的称呼。至于后来修实录讳言“皇父”,则是因为实录修于多尔衮追夺封爵之后,凡所追夺者俱删,并非只是删去“皇父”字样。

    所谓多尔衮“亲到皇宫内院”则指他曾渎乱宫廷,不是指与太后大婚。多尔衮在构陷豪格死于狱后,曾取其福晋(夫人),遂有无礼于太后之传说。张煌言诗系远道之传闻,敌国之口语。诗非信史,不足为凭。后人附会“春宫昨进新仪注”为降清之钱谦益撰太后大婚仪注,则更为无稽之谈。

    从史料考证说明无“太后下嫁”之事实,固然亦能成说,但清代文网森严,事涉宫闱,更密而不泄,因而有的学者从理论上及满族的习俗上推论“太后下嫁”之可能。博尔济吉特氏既然要为自己的亲生儿子谋取皇位,扩大政治势力乃其必由之途径。以博尔济吉特氏之随机应变之政治手段之高明,不会不考虑到婚姻“是一种借新的联姻来扩大自己势力的机会”(恩格斯语)。

    而且满族人关前社会性质虽已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迅速过渡,但还保留着兄死则妻其嫂等一些旧俗遗风。叔嫂相配的现象即使在汉族中也容或有之,当不足为怪。《朝鲜仁祖李倧录》记载:郑太和说多尔衮“似是已为太上矣”。“太上”与“太后”对称,是“太后下嫁”的一个旁证。

    总之,“下嫁”是否确有其事,在目前难以遽然定论,只有待新的材料发现和研究工作的深入,才能解开个中之谜。

    (稼禾)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