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是怎样取得帝位的,固然是一个谜,但雍正之死,更是一个疑团。雍正十三年秋的一个凌晨,清世宗胤禛(雍正帝)突然死于圆明园的九洲清宴殿。《清实录》、《东华录》及《起居注册》等官方记录都说雍正是病死,从八月二十一日“不豫”,至二十三日子时才“龙驭上宾”。但有清一代纷纷扬扬传于民间的,却是雍正帝被侠女吕四娘刺杀身亡的故事。雍正帝是一个“阴沉刚毅,忌刻险谲”的暴君,他一登大宝,便开始诛除异己,妄杀功臣,弑兄谋弟,滥施刑戮,又大兴文字之狱。汪景祺、查嗣庭等案皆惊动一时之文字狱,许多人因株连而丧生或遭流放。广大汉族人民十分不满雍正帝的残酷统治。雍正五年,湖南人曾静遣其门徒张熙投书川陕总督岳钟琪(岳飞之后),历数雍正帝十大罪状,劝岳举兵反清。策反不成而狱兴,曾静供称是受了吕留良著作和思想的影响。吕留良是清初著名思想家,号晚村,浙江石门人,有著作多种,其学说反王(守仁)尊朱(熹),仍意在反清复明。他一生当过医生、塾师、和尚等,社会关系很广,加之他的民族思想,使其学说受到广泛响应和尊重。曾静、张熙策反岳钟琪事发,雍正十分恐慌,这时吕留良及其长子吕葆中已死,雍正便下令将其父子掘墓戮尸枭示,其子毅中斩决,亲眷族人尽悉发配边疆,门生等亦遭株连。雍正帝并写了《大义觉迷录》一书来反驳吕留良的学说和曾静的攻击。这就是震动朝野的曾静吕留良案。此案一出,激起了汉族人民的极大义愤,仁人志士纷起反清,与此有关的传说也渐盛。民间相传吕留良的孙女吕四娘在案发时恰奉母在外,因免罹祸,于是隐之名山仙刹,拜僧尼为师,苦学绝技,后流迹江湖,行侠仗义,结纳豪杰,矢志反清,与甘风池等并称“江南北八侠”。吕四娘后潜入禁宫,杀了雍正帝,并提着他的头逃走了,报了家仇国恨。有关吕四娘的故事,《满清外史》、《清宫遗闻》、《清代述异》等野史都有记载,更有一些小说专门敷衍此事。有人说,《聊斋志异》并非全是出自蒲松龄之手,其中尚有后人羼入之作,其《侠女》一篇,即隐吕四娘故事。
真有“吕四娘杀雍正”这回事吗?
吕四娘的事迹乃至名字不见于正史,而稗官野史的记载,人们都认为真伪参半,未敢全信,加上剑侠事迹所述神出鬼没,使人觉得传奇而已,故不少人否认吕四娘其人存在,更别说杀雍正的离奇故事了,杨启樵《雍正帝及其密摺制度研究》认为当时雍正帝网罗密布,斩尽杀绝,即有吕四娘亦无漏网之可能,更不可能混入宫中杀皇帝,这种传说之兴只是因为汉人出于对满清统治的反抗心理,加之对世宗猝死、原因不明的怀疑,和对宫闱神秘生活的以讹传讹。杨氏认为雍正大概是服用丹药中毒身亡的,持这种观点的还有《清帝外纪》等书。也有人认为世宗是寿终正寝的。这些都否认吕四娘杀雍正及四娘的存在。而在一些民间故事和戏剧中吕四娘并非吕留良孙女,其父是雍正即位前某结拜兄弟,雍正夺嫡篡位后被鸩杀,四娘幸免,逃出后学艺报仇。观之正史,确无吕四娘其人。而陈垣先生《记吕晚村子孙》一文中谈到吕留良子孙及曾孙在乾隆四十年捐纳监生,其后代中有陈垣先生的学生。
此文未谈及吕四娘,而且照常情推想,若四娘确曾杀雍正,其同辈、后辈恐不会存于人世。
但是吕四娘的传说并非始自后人,当日连雍正本人都听说了。雍正八年他曾经询问负责曾、吕案的浙督李卫说:“外边传有吕氏孤儿之说,当密加访察根究,倘或吕留良之孙有隐匿以致漏网者,在卿干系匪轻。”(《朱批谕旨》)可见传说之盛,也未必全无根据。“江南北八侠”中,甘凤池于《清史稿》有传,路民瞻、周(王寻)、曹仁父等都实有其人,吕四娘既在其中,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