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之谜:中国文化史500疑案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郑和的“宝船”究竟有多大?(2/2)
    1983年我们曾到南京市下关三汉河附近的中保村明朝制造宝船的龙江船厂遗址,作实地调查。共有平行的七个“作塘”,现在第四、五、六作塘保存较好,其中尤以“四作”保存得最好。1953年,在“四作”曾出土长达10余米的方形无孔木料;1957年,曾在“六作”出土长11.07 米的巨型舵杆,是铁力木制作的。据当地农民说,近几年还常在作塘的水下发现大的木料。

    从巨舵杆长度和结构分析,这样的舵杆上安装的舵叶高度为6.35米,而安这样巨船舵的船长度,应在48丈到56丈之间,因此,这个巨型舵杆,很可能配制于下西洋的“宝船”。

    曾随郑和四次出使西洋的南京人巩珍,其所撰《西洋番国志》中记载:“其所乘之宝舟,体势巍然,巨无与敌,篷帆锚舵,非二三百人莫能举动。”由此也可推知,郑和的宝船是非常巨大的。

    1984年10月,武汉长江轮船公司仿造了郑和下西洋的帅船,长60余米,宽10余米。为拍摄电视剧《郑和下西洋》之用。

    关于郑和下西洋的档案资料,原藏于明朝兵部,在成化年间,被职方郎中刘大夏焚毁,使今天难于了解郑和下西洋的全貌。对于郑和下西洋的宝船大小,目前历史学界运用古籍和出土文物,坚信史籍记载是可信的,宝船长44丈,宽18丈。而科学技术界结合造船业的发展史,对古籍记载持怀疑态度,认为古代不可能造出这么大的宝船,只能造60米左右长,10余米宽的船。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宝船”,究竟有多大,现在争论较为激烈,各派坚持己见,互不相让。看来,在短期内这个谜底还是不能揭晓。

    (蔡继福)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