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风光丛书-中国名湖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洪泽湖(2/2)
    洪泽湖自古就是游览区。清代被洪水淹没的泅州城是湖畔十分著名的历史要镇。美丽的神话剧《虹桥赠珠》亦名《泅州城》,可见它的影响相当深远。唐代著名诗人韦应物有《夕次盯胎》诗:“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骚,浩浩风波起,冥冥口沉夕。人归山郭暗,雁下芦州白;独夜忆秦关,闻钟未眠客。”诗人泊舫淮上之“淮镇”,即当时之泅州;“雁下芦州”就是泅州东面的洪泽湖,当时的洪泽湖面积没有现在大,丛生芦苇,秋后芦花满滩,故有“芦州白”之景。南宋时代,泅州为宋金交通关骚。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祖辈活动于泅州,埋葬朱元璋高祖、曾祖、祖父的明祖陵在今泅洪县。清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繁华一时的泅州城被洪水完全淹没。但也有人认为,泅州城是突然下沉于湖,并非被淮水冲毁。这一个谜,只有待来口考古发掘这座古城才能解开。

    明祖陵坐落在洪泽湖西畔的淮河入湖处。泅州城被湖水淹没时,明祖陵也一起被吞没于湖水之中。本世纪七八十年代,为保护明祖陵,筑堤3000米,把陵墓从湖水中隔出,沉没湖中300余载的文物瑰宝重见天口,成为一处游览胜地。

    明祖陵,被称为“明代第一陵”。朱元璋建立明朝后,追尊其高祖朱百六为玄皇帝,曾祖朱四九为恒皇帝,祖父朱初一为裕皇帝,并于洪武十九年

    (公元1386年)修建祖陵,至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祖陵全部建成。祖陵原有殿庶、金门、玉桥、厨库、井亭、宰牲所、拜斋、宿直房、铺舍、碑亭、仪从等,栽植柏树万株,神道全长250多米,两侧立望柱二对,石像十九对,并有祭田149顷,规模宏大,气势不凡。

    现在,游人一到明祖陵,首先看到的就是二十一对庞大石刻,雄踞在长长的神道两侧,有关专家认为,这些石刻是明代陵墓石刻中首屈一指的代表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由于它们长期淹没水底,较少损坏,石刻细部一如当年清晰、细腻。文臣四对,身着蟒袍,腰束玉带,手叩胸前,温文驯良;武官二对,顶胃贯甲,手按宝剑,双目圆睁,威风凛凛。其余狮子、麒麟、角端、马等均造型生动优美,雕刻精细,线条流畅柔和。如麒麟身上的云纹、拂起的毛发和披伏的鳞甲;狮子满头漩涡状的卷毛、颈带上迎凤飘起的红缨,石马颈上丝丝可数的细鬃、身上依稀可辨的汗滴和马鞍上的龙凤花纹等,都是精美绝伦的石雕艺术精品。从石刻群往北,是杖星门遗址和正殿遗址。正殿遗址处有石础28个,可以想象正殿的宏大规模。朱元璋高祖、曾祖和祖父的合葬处称玄宫,现在可见有砖砌拱顶建筑物三穴,正面有高2米、宽1。 2米的石门三座,至今未开掘。

    明祖陵作为洪泽湖游览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以它的独特风采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人。

    游览洪泽湖,既可享受湖光山色之美,又可观赏古代文化之胜。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