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回八十里,峭壁立池边。
水满疑无地,云低别有天。
江山宜漫画,鹿逐结前缘。
予卜携书隐,过游慰晚年。
这首记载于《安图县志》上的诗,是前人对群峰环抱、岚影波光的长白山天池的主动描绘和无限向往。
长白山天池,是火山喷发后自然形成的火口湖,是松花、图们、鸭绿三江之源,是中朝两国的界湖。它像一块瑰丽的碧玉镶嵌在雄伟壮丽的长白山群峰之中。
天池略呈椭圆形,形如莲叶初露水面。据《长白山江冈志略》记载:“天池在长白山巅的中心点,群峰环抱,离地高约20余里,故名为天池。”天池实际湖面高度为2194米,是我国最高的火口湖,不愧“天池”之称。天池的湖水面积为9。 8平方公里,湖水平均深度204米,最深处达373米,是我国最深的湖泊。
长白山天池的形成与火山活动密切相关。长白山是古华夏大陆的一部分。大约在六亿年以前,是一片汪洋大海。从元古代到中生代,地球经历了一系列造山运动后,海水终于从这片几经沧桑的古陆上退走。长白山地区的地壳发生断裂、抬升,地下流出的玄武岩浆液,沿着地壳裂缝大量喷出地面,揭开了长白山火山喷发的序幕。在距今一百万年的地质年代里,长白山地区先后发生过多次规模较大的火山喷发,形成了以天池为中心的、呈同心圆状分布的庞大火山锥。从16世纪至今曾有过三次喷发,时间是明万历二十五年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