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门塔建于清康熙五十年(1711),是过去进出塔尔寺必经的塔门。相传宗喀巴的母亲曾在这里下过帐房居住,因此,后人特修这座过门塔作为纪念,并为进出寺门的信徒在走过塔下时作顶礼佛迹之用。
过门塔为覆钵式,塔身全用青砖砌筑,采用砖雕制出斗拱、柱杭作为装饰,并刻有吨、嘛、呢、叭、咪、吟藏文六字真言。塔下部为一高大塔台,台间辟门以通行人,原为四门,后改为两门。这座塔是寺内的著名宝塔。
太平塔建子1942年,在寺内小金瓦殿前的广场上,是以象征太平而命名的。塔的特点是下部基座为一高层的方台,上部覆钵式塔身较小。塔刹十三天部分的收分较大,宝盖亦较瘦。太平塔虽建筑时间较晚,却是寺内众多的室塔中最高大的一座。
塔尔寺内还珍藏有天文、藏医、藏药、佛经和大量宝贵的文物,其中的酥油花、壁画和堆绣被誉为塔尔寺的兰绝,具有我国青藏地区的独特风格,有根高的艺术价值。酥油花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传它的由来是唐朝文成公主入藏与赞普松赞干布联姻时,当地僧徒为表示尊敬,在文成公主从京城长安带去的一尊佛像前供奉了一柬酥油花,后来逐渐成为西藏人的习俗而传到塔尔寺。每年春节前酥油艺人使用酥油制作出许多塑像和图景,在农历正月十五口藏族人民的酥油花灯节上展出。这一年一度的盛会非常热闹,引人入胜。
酥油花灯是用白酥油调以各色矿物质染料揉成粉团,然后以宗教故事或历史题材为内容,塑造出各种佛像、人物、花卉、山川等组成生动的图景,在铜质酥油灯的亮光衬托下,形象地表现出来小藏族酥油艺人塑造的文成公主入藏与藏土桧赞干布联姻的图景就很生动真切,传神感人。文成公主步态轻盈地向前,松赞干布眉目传神相迎,真实地刻画了汉藏民族团结的历史情景。用酥油塑制的佛像、人物、花卉、飞禽、走兽、亭台、山川,均形象逼真,色彩鲜艳,是精致的艺术珍品。藏族的酥油花灯与汉族元宵节的各种彩灯完全不同,酥油花年年各异,花样新颖,亦可多年保存,供人欣赏,深受各族人民喜爱。
在藏挨酥油花灯节的盛会上,还演出传统的宗教舞蹈,有戴着牛头马面各种假面具的怪物和护法神登场,在鼓乐声中,用粗扩的动作,缓慢的节奏,欢快地跳着舞着,将结束时,“怪物”跪在地上,摇着身体,把装有哈达和麦穗的小盒举起,表示赶走了恶魔,万事吉祥如意。舞蹈具有浓厚的民族艺术特色。
塔尔寺的壁画多以宗教故事和神话传说为题材,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迷人的魅力。采用矿物质染料描绘,各种颜色,经久不变。这些壁画有的绘于墙上,有的绘于梁柱上,有的绘于布慢上,琳榔满目,随处可见。在每年六月的观经会上,还有称为晒佛的壮举,将三四十米长的大佛图像高置在山坡上,参观看可达数万人,真是一大盛会。
堆绣是藏族人民独创的一种手工艺品,它的内容多取自佛教故事。制作的方法是选择各种彩色绸缎,剪成佛像、人物、鸟兽、花卉、山水等形象,再在其中填以棉花或羊毛等物。然后绣在布慢上,因其中间凸起,形象鲜明突出。
培尔寺拥有壮丽的古建筑群;有艺术水平高超的壁画、堆绣、酥油花三绝;有许多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和宗教传说;有每年举行的大小法会。这一切均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国内外旅游者前来观光,吸引着佛教徒前来顶礼膜拜。塔尔寺是我国青藏地区珍贵的文化遗产。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