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少林寺的附近还分布有初祖庵、二祖庵和塔林等建筑。
初祖庵位于少林寺西北约两公里的五乳峰下的小山丘上,是在北宋末年,当时的人为纪念达摩面壁而修建。其背后五乳峰上有一幽邃的石洞,就是传说中达摩面壁九年的地方,叫达摩洞。初祖庵内原有山门、大殿、千佛阁等,现仅存大殿和两个清代的小亭,以及重建的千佛阁。
大殿建于北宋宣和七年(1125),规模不大,仅宽三间,深三间,但它是河南省内现存最旱的木结构建筑,采用16根石往的弯曲圆木叠成的梁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1984年曾经进行整修。殿门两旁有“在西天二十八祖,过东土初开少林”的砖雕楹联。殿内供奉达摩初祖、二祖、三祖、四祖、五祖像。四根石柱上刻着飘逸的飞天,威严的武士,生动的游龙,潇洒的舞凤,浑圆的招‘龙等浮雕。12根檐柱中有8根也雕刻着凤戏牡丹、孔雀穿花、群鹤闹莲等图案。这些雕刻都刚柔相配,精致细腻。神台须弥座及殿墙石护脚上,雕刻的卷草、水兽、麒麟、狮子以及武士等,也极生动活泼。
大殿外面的东南角有一株至今仍生机勃勃,枝叶茂盛的千年古柏,相传为唐初少林禅宗六祖慧能从广州带来植于此地的。殿宇四周还保存有宋代著名书法家黄庭坚书写的达摩颂碑,蔡卞书写的达摩面壁之庵等碑刻。
塔林位于少林寺西约半公里,是历代埋葬少林寺高僧、住持、大和尚的墓塔区。这里共有砖塔和石塔250多座,为我国现存最大的一处塔群。因它增多如林,所以称为塔林。现存墓塔从唐贞元七年(791),经宋、金、元、明直到清嘉庆八年(1800),各个朝代的都有。最早的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最晚的也有二百多年。由于少林寺历史悠久,又有过13僧人救唐土之功,得到唐代皇帝的表彰和给予的特殊待遇。所以历代都很兴旺,法师云集,高僧众多,墓塔也随之而增多。这里的墓塔大多数为砖石砌筑,层数由一层至七层不等,高度皆在15米以下。塔身上大都有雕刻和题记。塔的式样繁多,造型各异,大小也不同,有圆锥形、葫芦形、正方形、六角形、八角形,或独石雕刻等,反映了各个朝代的不同建筑艺术风格。在这诸多的墓塔中,还有一些外国高僧的墓塔。如塔林东边有一座建于元代至元三年(1337)的菊庵长老灵塔,塔石镶嵌有当时少林寺首座口本国和尚邵元撰写的塔铭,文辞和书法均极精练,造诣高深。塔林西边还有一座建于明代嘉靖四十三年(1564)的天竺和尚就公之塔。这说明中口、中印人民在数百年以前就有文化交流,成为我国对外友好往来的重要实物资料。
除了塔林之外,还有许多有价值的墓塔分布在少林寺的周围。如唐永昌元年(689)的法如塔、大历六年(771)的同光塔;五代后唐同光四年(926的同光塔;元代泰定元年(1324)的缘公塔等。少林寺种类繁多的塔群,已成为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和雕刻艺术的宝库。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