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中还收藏许多珍贵文物,其中有智者太师的遗物贝叶经,隋塔砖雕佛像,《柳公权玄秘塔碑铭》、《天台宗历代宗师道影传略》,宋代元通和尚仿照智者大师笔迹补写的《大方等陀罗尼经》4卷。
寺内还有许多古迹,如:大雄宝殿东侧有一棵老梅,相传垦国清寺建寺那年住持灌顶禅师所植,至今仍然生机盎然,有千年“隋梅”之称。锡杖泉,在大雄宝殿西侧古松绿荫之下,古泉旁有石碑一块,上书“宋僧普明坐禅于此,因寺内取水不便,以锡杖顿地曰:‘此处当有泉!’水即涌出。”故名。在大雄宝殿还有一口宋代的曹源井,久旱不枯。鹅字碑,在观音殿旁,黑底红字。此处的独字鹅与别处不同,字分两半,但又浑然一体,右半边是晋代大书法家土羲之手笔,左半边是天台曹抡补写的,可称一怪。在东轴院西首有“双涧萦流”小门,入门有放生池,水清如镜。池中有鱼,翻腾跳跃,摇首摆尾,自得其乐。池旁有一块2米高的石碑,上刻“鱼乐国”三个大字,是明代书法家董其昌所书。
在寺的周围还有不少胜迹。寺前有7座小巧玲珑的佛谱,与之相对的是高大的隋塔。隋塔在寺东南的山坡上,高约6米,六面九级,空心,砖木结构,黄褐色的砖壁上,雕有栩栩如生的佛像。隋塔的西北坡下,在古木丛中有唐代著名天文学家一行的墓塔。一行律师为修订《大衍历》曾专程到国清寺请教精通算法的达真法师,故后人在此建墓塔以作纪念。寺前“双溪回澜”上有一座古朴的石拱桥,是为纪念唐代高僧丰干而建,故称丰干桥。相传一行禅师到国清寺时,正逢北山风雨大作,寺前东山涧流水猛涨,涌向较为平缓的西涧,出现水向西流的情景。为此,丰干桥旁立有石碑一方,上书“一行到此水西流”七字。这些古迹为国清寺增添了古刹庄重的气氛。
国清寺以其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而享有盛名,为历代游人和香客所向往。正如该寺山门楹联所说的那样:古刹著城中创六代盛三唐宗风远播,名山传海外倚五峰临三涧胜迹长新。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