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风光丛书-中国名寺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12。显通寺
    山西省五台山是中国的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是名闻海内外的佛教圣地。鼎盛时期寺庙多达100余处,如今尚存40几处。这些寺庙自汉、魏、隋、唐至明、清各朝代屡经修建。因此,它们各具特色,是中国历代建筑荟萃的地方,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五台山的寺庙中,著名的有显通寺、佛光寺、南禅寺、严山寺、塔院寺、龙泉寺。罗喉寺等。各处都是层层殿宇,金碧辉煌,青山绿水,景色秀丽。在晨钟暮鼓中,僧尼诵经之声不绝于耳,一派佛国胜地风光。

    显通寺位于五台山台怀镇,始建于东汉孝明帝水平年间(58一75。相传五台山与印度的灵鹜峰相似,故寺院初名为大孚灵鹜寺。北魏孝文帝时扩建寺庙,由于当时寺旁有花园,曾赐名花园寺。到唐代武则天时,改名为大华严寺。明太祖朱元璋统治时期,重修寺庙,赐额“大显通寺”。清代经过重修后具有现在的规模。十年动乱期间,遭受破坏。近年来加以修缮,恢复了寺庙的原貌。

    显通寺外山峦起伏,林木葱郁。寺内殿宇巍峨,松柏苍郁。各式建筑约有400余间,建筑在同一中轴线上的殿宇就有7座。两厢配殿也很整齐,斋堂禅院保存完好。在寺的后部有3座铜铸建筑,是十分珍贵的文物。正中是一座铜殿,在它的两侧立有铜塔一对。铜殿共三间,为明代万历年间(1573一1620所铸,高3米余,制作精良美观。柱额上饰花纹,隔扇杖花,铜门上还装饰有狮子滚绣球、丹凤朝阳、龙鱼戏珠、犀牛拜月等图案,均极生动感人。铜殿内的正面供奉一尊文殊菩萨铜造像,四壁铸满铜佛像约万尊。铜殿外东、西两座铜塔形状相似,造型特异。塔下育石雕须弥座,座上为复钵,上置十三层楼阁式的塔身。塔身上又有重檐亭阁,再上是塔刹。铜塔倔高约8米,塔身各部分满布佛像,刻画得十分精细优美。为符合“五台”之意,铜塔原也有5座,现仅存这两座,都属明万历年间的遗存。寺院门前的钟楼,建筑雄伟,楼内悬挂明代铸造的大铜钟一个,重约5000公斤,是五台山诸多寺庙中最大的铜钟。

    显通寺的无量殿相传为明代无量和尚所创建,因以得名。殿阔七间,重檐歇山顶,规模宏伟。从殿外看似一幢三层的楼房,殿内却是三间穿隆顶殿堂,由于这座建筑没有用梁柱,因此又称为无梁殿。殿内供奉一尊气度轩昂的无量寿佛铜造像。无量寿佛即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有十三个名号,常见到的是无量寿佛、无量光佛。无量寿经曰:“无量寿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殿内另有一座华严经字塔,塔上有楼阁、佛像、莲花图案。塔身布满用蝇头小楷书写的华严经全文,字体工整、秀美。写经的是清代康熙年间(16621722)苏州人许德兴,他用了12年的时间才完成。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